自然地理
河西走廊、茶马古道、京杭运河
“Hi world!世界文化日”源起自全球历史悠久、规模盛大的人文素养研究项目NHD,至今已有48年历史学术积淀,每年有来自全球超55个州和国家/地区的60万余中学生、3万名教师参与其中通过参与Hi world!世界文化日,学生们将化身作家、电影制片人网站设计师和艺术家创造专属于自己的文化表达。
Hi World!严格按照国家新时代教育理念及新课标深化本地创新,旨在培养中学生21世纪5C核心素养能力,坚定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世界眼光,当代表达”。Hi world! 每年发布一个文化主题,学生围绕该主题以项目式学习开展自主研究,并最终通过创意性艺术表达呈现研究成果。
Hi world!与NHD现已实现学术荣誉互认,学生的学术表现与相关荣誉认证受哈佛大学、普利斯顿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高度认可。在Hi world!中展现出卓越学术潜力的选手,将有机会参与国际学术评审,与国际学者及海外优秀学子同台交流对话。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青年担当。
2023年度主题:行走于历史边界那些人、那些地方、那些事儿
河西走廊、茶马古道、京杭运河
民族服饰、地域特产、宗教与民间信仰
地域方言、翻译与文化传播、游记与世界想象
快递与国际物流、中国古代四大商帮、欧洲中世纪货币发展
单车与自驾游、数字媒体与新社群、中国铁路与一带一路
2.24-5.31
2.24-6.29
6.30-7.2
7.8-7.9
7.15-7.16
8月
仅初中组选手可报名学者模式,在报名截止日期前,每位选手有且仅有一次更换难度模式的机会。
选择年级
初中组:6-8年级;高中组:9-12年级
选择语言
Hi World! 2023 设有英文版与中文版,仅英文版可参选国际学术评审。在报名截止日期前,每位选手有且仅有一次更换语言版本的机会。
选择参与形式
学生可选择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参与活动
个人组
选手以个人形式完成项目研究。
团队组
选手以组队形式完成项目研究。
选手选择团队参与时需注意:
1)一支队伍由2-5个人组成;
2)同一组别的选手可以跨校跨年级组队,但不允许选手跨地区组队;
3)个人组可更换为团队组,但团队组不可更换为个人组;
4)项目团队可进行人员的增加、减少与更换,但不可超过团队人数上限或下限。一旦报名截止,则以截止日的组队情况为最终组队;
5)若2人团队中,有1名选手要更换组别或退出活动,则团队中的另一人将仍然以团队形式参与竞争。
报名费用
RMB 3880 元/人
- 第一轮早鸟优惠:RMB 3680 元/人,截止4月2日
- 第二轮早鸟优惠:RMB 3780 元/人,截止5月14日
评审要求
评审分为两大板块,按比例构成综合得分。
作品综合得分 = 作品质量(75%)+ 答辩质量(25%)
中国版/国际版官方主题解读,助力学生深入研究背景,兼具本土意识与全球视野。
超60节教学课程(含30%视频课)覆盖研究技巧、作品创作等知识要点
涵盖活动参与流程、考核形式、考核维度等详细活动指导
可选额外导师指导服务,由专业学者或资深教师提供教学点评
往届作品赏析,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
提供100+开源学术库,快速索引一键到位
一等荣誉
全国TOP 5%,且作品综合得分获总分 85%及以上
二等荣誉
全国TOP 5-15%,且作品综合得分获总分 75%及以上
三等荣誉
全国TOP 15-30%,且作品综合得分获总分 65%及以上
荣誉提名
剩余选手TOP 30%,且作品综合得分获总分 60%及以上
高含金量的学术探究活动,丰富成长履历,助力名校申请
NHD历经48年历史学术积淀,深受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名校高度认可。Hi World!与NHD现已实现学术荣誉互认。中国站中约35%作品可通向国际学术评审(全球综合晋级率仅5%)。
站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成为链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大使
Hi world! 致力于培养兼具全球视野、本土意识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中国青年项目为学生提供中文版主题解读,聚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官方课题库提供30+中国史有关议题,助力学生开题选题。项目另设有“Hi China! 专项学者荣誉”,鼓励学生研究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项目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将有机会进入终选,与海外学子同台交流对话,传播中国声音。
丰富学术内容加持,强化学术读写技能,培养学生审辩思维与人文视野
作为奠基中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摇篮,Hi world! 注重培养学生读写技能.审辩思维、人文视野。学生将严循学术规则、严守学术道德、严格按要求落实研究过程,收获人生第一份学术成就。过程中将提供超60节教学课程(含30%视频课)、100余开源史料库与学科语料库,助力学生求知收获。
*往届课程仅供参考,请以今年发布课程为准
新颖多元的艺术表达,将创意与科研相结合,让学术不再枯燥
学生可采用论文、展板、纪录片、网站中任一形式展现研究成果,在艺术创作中激发创意灵感与设计潜力。线下峰会将另设学术陈列展区,面向百人观众开放作品观摩,学生在此可展现展板、纪录片等优秀研究成果,尽显青年学者风采。
我要报名/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