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的申请季早在一月份就已经结束了。
从工科跨专业到商科的这条路,可以说走的并不顺畅,甚至有点坎坷,最后虽然没能拿到梦校的offer,但是这一路上,承蒙太多人的关照、鼓励和帮助,一路跌跌撞撞,但至少结果是不忘初心的。
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动机,希望有缘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即将申请学校的你们,能有一些启示;也希望自己能够不忘这一路上所犯的错误,以自省。
适合读本篇文章的群体:准备去英国香港的商科留学者,喜欢我或者喜欢听我碎碎念的人,哈哈。
目录
PART 1:个人经历及TIMELINE
PART 2:标准化考试:IELTS & GMAT
PART 3:申请PACKAGE:PS & CV & RL
PART 1
从高考没能录取到理想志愿开始,我就想着要转专业。
大一的时候以一名之差没能转去管理学院,大二也总算是考上了管院的双学位项目。
考上之后,欣喜若狂,有种梦想已经实现的错觉(别学我),殊不知在商学院有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当时我是没有读研打算的,准备等大五双学位结束就工作,所以大三这一年我只有着一年要上两个专业共20多门专业课的考试压力,那个时候每天坐校车,两个校区来回跑,虽然很累,但是除了学业压力,没有其它的负担,每个周末都是吃喝玩乐。
直到大三的下学期,我主修专业的同学面临着毕业,每天听他们诉说留学或者找工作的烦恼,我也就开始忧虑起来,开始考虑到底是读研还是工作。
后来和爸妈商量之后,决定去HK或者UK继续读研,这便开始了我的留学申请之路。
其实我决定留学这个时间点是晚于大多数人的。
在我身边的人中,从大一就开始考托考雅考G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在维持有着一个好看的GPA的同时,也要参加大量的比赛、项目组和实习,甚至是国际志愿者来提高自己的软件能力。
留学申请是考察的综合能力,所以一开始并没有读研打算的我,大一大二并没有在意GPA的问题,虽然说也不算差,但是如果你要申请英港的TOP院校的商科专业的话,我的GPA完全可能成为我的软肋。
另外,由于是工转商,我曾经参与的比大部分工科相关,也就是说,此时的我,除了有着双学位的头衔,雅思和GMAT一无所知,商科相关的经历全是空白。
该怎么办呢?当时我想到的只有实习,于是就迎来了白天实习晚上上课还要抽空看雅思的忙碌的大四。
“大一大二的时候,身在工科院系的我,最最最大的错误就是没能认识更多商科的师兄师姐,这个阶段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自己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很弱,希望以后不要重蹈覆辙。
”
大四这一年,有运气也有努力。
从大四上的九月份就开始实习,一直到大四下的四月份。
每天都是白天实习,下了地铁站百米冲刺,回宿舍换上运动鞋去上课,而且还要写主修专业的毕业论文。
很累,但是我特别感谢实习过的这三家公司,为我明确了我未来的职业规划道路,也为之后申请学校的专业选择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在IBM的经历,在项目组认识了很多大佬,也交了很多朋友,学到了很多东西。
特别感谢的是项目组的经理,在我申请学校的阶段,同意了作为我的推荐人。
还有项目组的一个前辈,在我网申阶段,为open question烦恼的时候,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和鼓励。
“总体来说,我的TIMELINE较一个正常水平有延迟。
大四丰富软性经历,大四的暑假考到雅思的满意成绩,大五上才开始准备GMAT考试以及申请的PACKAGE”
🔺Tips:如果是四年制的同学。
大一重点在于GPA、丰富项目和比赛经历,大二开始着手标化考试,大三一定得考出满意的雅思/托福/GMAT成绩,大三下就可以开始进行PS的书写了。
就香港来说,港中科三所学校的商科专业在八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申请了,而且香港的rolling筛选制度,越早申请越有优势。
这个TIMELINE虽然摆在这里,但很多人可能不能每一步都走的顺利,总会有一个关卡会遇到困难(雅思一次考8分,GMAT一次考750的大佬不在讨论范围内,捂脸),在你感觉时间很紧张,身边的小伙伴进度都比你快的时候,千万不要慌张,一定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现在缺什么,应该做什么,沉重应对,天道酬勤。
PART 2
雅思的备考经历在我拿到满意成绩之后就想写的,但是当时还有很多事需要我去做,这个想法便不了了之。
身边太多大佬自学一次7.5分,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只有几点tips需要大家注意:
(1)我们现在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上各种培训班很多,看的人眼花缭乱的。
希望大家不要掉坑,加强自己的信息搜索能力,很多市面上流传的免费资料不一定是适合你的。
我曾经上过网课的老师里,我最喜欢何琼老师了,她是听力老师,听完她的几节网课我去考试,听力就8-8.5分了。
作为一个英语超烂高中的时候每天都被班主任骂的英语差生,听力也真的很差(哭),跟这个老师学习了20天,找到了正确的方法练习,效率也就上去了!,阅读和口语也遇到了比较好的老师,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私戳我呀!
(2)雅思技巧性虽然强,但是也靠的是持之以恒,不背单词不练听力不练阅读不练写作,你还想上7分?如果你是大佬,当我刚刚那句话没说过…….
另外关于GMAT考试,我是真的没啥发言权,准确时间很短,所以取得的结果很一般。
唯一的经验就是多上考满分练题,多总结错题!
PART 3
我个人认为PS是在申请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写文书的过程也是自我发现,自我思考的过程,你需要一遍一遍地问自己:自己的动机在哪里?自己想要什么?自己为什么想要这些东西?我要怎么向学校表露出我的这些想法?这比考试难多了。
目标坚定并且一直为它努力的人,写起文书来应该是毫不费劲的,因为一支有条线在牵着他走,他就只需要在文书里把这条线说明白就好了。
对于我这种半吊子,文书真的下了很多功夫。
当初签的中介给了我一个信息采集表,我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关于我自己的经历。
结果收到的第一份文书非常地前后逻辑不通。
我本以为我写那么多字,我表露出我的想法,他们会明白我,结果还是需要自己重来,自己不停地修改,让朋友看,修改了非常多次。
在这里特别提示大家,文书还是自己想思路,想逻辑,就算你是找的中介机构帮忙,也一定要自己和他们沟通好全文的核心点在哪里。
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
推荐信和简历要说的很少,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有些学校对于应届生需要两个学术推荐人(比如两个教授)。
在这个地方,我的中介又坑了我一次,我记得我问过他,是否一封实习推荐信一封教授推荐信就可以了,他说是。
当时我在准备GMAT,没有多上学校官网看申请Q&A。
去年的圣诞节,我考出了GMAT成绩,准备提交LSE的申请的时候,意外发现是两个学术推荐人,本想在圣诞节前完成英国学校的申请,但因为中介导致的这个错误,让我SUBMIT申请的时间大大推迟,越迟也就意味着竞争越激烈(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
而且中途再找教授当推荐人也花费了很多精力,实在是一个不愉快的回忆。
所以希望大家在申请过程中,能够多上学校官网看申请Q&A,不要完全依赖他人。
中介一年有很多学生,可是你申请的机会就只有这一次(我不考虑GAP),自己的命运还是得掌握在自己手上。
写在后面
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这两年发生的事情,当时的那些跌宕起伏,心想着前途堪忧的失眠、忧虑、伤心、暴躁和焦虑,似乎都变得平淡了。
不知道是时间的冲刷,还是我在这些经历中真正地得到成长了。
我不希望自己会淡忘在追逐梦校过程中的那些努力和遗憾,不希望自己忘掉那个实习期间,在早高峰的地铁上背雅思单词的自己。
虽然说,申请的结果有诸多不满,但是自己确实准备太晚、还不够努力。
最后感谢CUHK商学院选择了我,感谢爸爸妈妈奶奶和姑姑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纵容我做一切我想做的事情。
还有感谢朋友们,感谢教授,感谢这一段途中遇到的每一个同在申请的素不相识的网友。
人生如此,不就是因为有了你们的陪伴,才变得更加光芒万丈吗?
今年的下半年就要去HK进行一段新的旅途了,祝我好运。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