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Jason“申请结束后细细想来美本申请亦不完全是玄学,只要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最终一定会遇见你的梦中情人”
1 高中背景
东南沿海重点Target School
海外录取2018持续更新中......
2017:177人12个前10,41个前20,78个前30
2016:160人13个前10,35个前20,72个前30
2015:193人18个前10,38个前20,66个前30
我非常感谢高中同学、老师、升学团队和历届学长学姐创造的辉煌。
在愈加激烈的美本申请中,拥有一个强大的高中背景相当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2 Facts & Figures
Unweighted GPA: 4.14/4.25 (体育全B我很无奈)
Weighted GPA: 4.14+
SAT:Raw1460(数学很臭)
Essay: 8 | 7 | 8
SAT II:M2 790; Physics 770
TOEFL:110(S26; W 28)
AP:中国人考的我全是5,lang考得很差
3 Honors & Activities
Global Finalist, China Thinks Big Competition (CTB)
First Prize, Future Business Leaders of America (FBLA)
Second Prize, Challenge Cup Academic Research Competition(登峰杯)
Honorable Mention, High School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HiMCM)
Marketing Director, XXXXX Company:活动策划和宣传,制作推文、撰写文案到实地销售
Intern, XXXXX Company:产品推广,客户服务反馈和数字化营销学习
Initiator, XXXXX Challenge:公关赞助
Barista, Caféat XXXXX: 客户服务,产品设计
Student Ambassador, XXXX School:接待海外大学招生官,撰写推文
Educational Background
Hotel XXXXXX Switzerland:最初想学酒店管理,后被家人拽回学商
Cornell University Summer College:Introduction to Business Management
Grade: A
LOR(推荐信): GET
录取情况:粗略统计,去年参加的senior录得不错,目前CMC(PPE)*1、Cornell(Dyson)*1、UCB奖学金*1、Emory*2、NYU Stern*1......
*超级怀念小伙伴们
4 申请细节
Interview
我最喜欢面试了,可惜没几个学校邀请我。
InitialView我是穿西装配乐福鞋去的,申请商科嘛(#^.^#),但录下来我还是一个戏精。
面试官来我们学校做过info,是我亲自接待的,所以全程非常顺利,还给我附加了几分钟。
LOR(推荐信)
我一共用了4封LOR,1封升学指导的,1封戏剧老师的,1封微积分老师的;1夏校教授的。
我认为戏剧老师的推荐信对我申请助力是很大的。
戏剧老师先我自己模拟写了一封推荐信,信中提到我与校外公司公关筹集赞助演出经费的事情,顺带吹了自己是如何地有商业头脑筹到了2000元。
没想到老师对这封推荐信极其不满意,她说招生官不想看到这些冰冷的数字,只想看到你在课堂上是怎么表现的,是否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历程中是否不断超越自我……
于是她让我从自身的几个Personality入手,举了一些细小的例子,比如每节课总是坐在第一排,当老师寻求志愿者时我总是第一个举手……
这些日积月累的表现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预见你在大学课堂和社区中如何表现。
我犹然记得去年每天下午上奔下跳、焦头烂额地找升学指导和老师们挖掘我的性格闪光点和活动亮点,尤其是与戏剧老师一谈就是1小时起跳,
但我最后看到一封强而有力(说服力、表现力)的推荐信心情是特别欢欣雀跃!
一封好的推荐信需要长时间累积和不断打磨的,建议大家从平时开始记录每一节课的表现和老师的反馈,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中介
良心、负责和专业的中介对申请的助力是直接和巨大的,亲身见证过身边硬指标爆炸高的同学被中介弄臭了。
我中介是藤X,申请团队对我很关注和关心,文书、选校沟通及时,唯一有点迷的是RD选校建议了不少排名很后的学校,
但我EA阶段已经申请了很多保底校了,表示很无语。
申请季时我咨询过IXXXXXX的吴老师,他是个有意思的戏精,人很不错,建议中肯,但老吹我。
文书
PS:我写的是我在research的时候遇到了困难,被质疑和嘲讽,由此引发我对当下中国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对自己identity的理解和反思,最终升华到改善社会的层面,表达了我励志成为世界公民的远大志向。
附加文书:Emory无why essay,侧面说明Emory选人并不看重你对Emory有怎样惊天动地的热爱,只关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Favbook: 我写的是简奥斯丁的Emma,很巧这本书是我备考SAT时读的,没想到写Essay时可以用上。
简单介绍主人公和情节,结合自己对中国社会现状提出见解,为弱势群体和女性平权。
What will you miss your community: 我写的是戏剧表演经历,从戏剧老师带给我的启迪,委婉叙述表演对我的性格塑造,表达了我在大学中继续表演的浓厚兴趣。
选校
早申请时我非常焦虑,每天都在网上搜集各种资料、案例胡思乱想,计算ED某学校中的概率。
我想告诉大家这种心态是恶性循环的,不仅影响心情,还会影响写文书、学校考试等等。
ED我基本定在了NYU Stern和Cornell这两所学校里,家人很想让我申请Cornell,可是我胆子小;那么定为NYU Stern,其实我也并不对Stern有多么的热爱,权当作是不能ED USC的”替代品“(我最想去USC)。
我非常想ED就解放,所以申请NYU就极度焦虑,导致早申请时发生了许多error,比如成绩单德语课挪错了位置,CA上性别填错低级错误。
EA: EA“安全校”全是中介建议的,我不建议大家全听中介的,因为不走心地申请学校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List:Fordham,CWRU,Babson,IUB,Northeastern
结局都defer,看来招生官也觉得我不情不愿,我当时内心的***在疯狂奔腾......
ED II: Emory University (Emory College & Oxford College) ED2基本锁定在了BU和Emory这两所学校,这两个在今年ED1的画风很诡异,一个疯狂Defer,另一个疯狂Reject。
选校中介明确和我说ED2 BU命中率比Emory会大很多,文书中介说Emory说不定就要你了。
直觉告诉我:如果我ED2 BU并且中了的话,我会后悔4年的(我认为自己完全匹配前30,若善以运用再加一点运气我可以冲到前20)
是随心所欲还是理性客观: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重新回头选校,我不会选择NYU Stern。
因为ed Stern承受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我有段时间一度以为自己前30全臭了(若失去了NYU这颗最后的救命稻草)RD NYU挑一个简单的专业进去后好好搞GPA转Stern不是问题。
大U还是文理:我申请时基本全是大U。
我喜欢大U的氛围,不那么纯学术,带点social,职业导向性强,生活便利,简直是我的Perfect Match!
我选校的时候把大U分为几个类别:
Top5级别: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斯坦福& 宾大沃顿,这个级别的学校成绩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能申请的人分数大概都是一条线上下(1550 115 4.0/4.0 AP N门满分SAT2 N门满分),重点看活动、学术活动、夏校、文书和推荐信了,
且这个级别的学校若没有强大的背景(家庭也好学术也罢),正常人都不敢申请,毕竟REA风险是断送同样优秀的前20,而前20对很多人来说只有运用好ED才能企及。
(于是乎我一个也没申请)
2.唯分至上的学校:典型的如西北、芝加哥、莱斯、圣路易斯华盛顿等,公立大校UCB、UCLA、密歇根和UVA四巨头,
申请这些学校尽量刷高成绩,其余只能随缘(顺手挑了几个申)
藤校:藤校中,最有可能低分高录的只有康奈尔。
坊间经常黑康奈尔是假藤,但它录取分数弹性真的相当大,从SAT1470到1550。
藤校看重的是综合素质,所以,想要进爬藤就要文理兼修,全面发展(我只申请了康奈尔)
宗教神学色彩学校:圣母、BC、乔治城一类的大学,个人全没申。
一直存在低分高录的友好学校:埃默里(商法医)、范德堡(教育)、南加大(商工传媒)、纽大(商电影传媒)等。
这些学校一般强势学科不平衡,学院资源分配不均匀;不是不分控,而是录取分数弹性非常大,运用好ED1 1450左右上埃默里(OX)和范德堡是存在的;
南加大近几年来风评升高,建议1480+;纽大工程1400左右可以进,文理学院1450可以进,Stern和Tisch另当别论。
理工大校:CMU,GIT,Caltech......申请这些学校请做好4年与数理化生打交道的心理准备(我一个也没申)
5 个人感悟
我现在在干啥?
Co-founder, 微信公众号Coffee Lover: 和我好闺蜜Foodie联合创办了个美食咖啡公众号,分享餐厅点评和烹饪方法
个人感悟
ED2申请纯属佛系申请,我2.16那一天睡到8点多起床刷了刷朋友圈,看到好几个同学nyu却没看到一个Emory,心想Emory不会又把我们区域的全拒了?
(ED1XX地区“全聚德”)打开电脑登陆portal,念了阿弥陀佛和菩萨保佑点开了Application Status,定睛一看怎么第一个字母是C开头的,紧接着看到主校区和分校区都录了我,
我也是十分懵逼和惊喜的。
坦白而言,我对Emory没有任何感觉,没有希望录我,也没有希望拒我。
我中介打趣说”我一直认为NYU会很喜欢你,怎么都没想明白Emory会录取你,可能是你符合招生官的三观吧“。
如果一定要扯Why Me,大概是因为Emory男女比例37开,Emory想找更多的女生,而我的文书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个男生的女性色彩和人文情怀。
个人经验
伴随着申请愈加激烈、硬分数水涨船高和招生官Holistic Review,数年前一人狂扫前20名校Offer的情况不容易发生,
相反申请大学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结合自身特点和学校特色理性选校。
在软实力(活动、文书、夏校、科研等)多下功夫,才能获得压倒性优势。
每一年申请都是动态平衡,我们不乏听到各种坊间传闻今年标化水涨船高blablabla。
试问研究大数据下的个体偏差有什么显著意义吗?当然没有。
因为数据是死的,你是活的。
今年申请趋势对分数要求整体愈加宽松放缓,GPA、SAT之类成绩判断的是有没有到达一个区间,而不是牢牢抓住十几二十分不放。
到达区间意味着符合第一轮标准,进入下一轮审核。
美本申请包含了许多不可控因素,你的申请是不可控的!我见过成绩和我差不多的申到更前的学校,也见过成绩不怎么样的申到了前20。
你需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态,稳步提高,安心等待最好的安排!
个人预测
基本定律:男生申请人文社科+女生申请理工科=开了挂(同等条件/相差不多的情况下)e.g.:康奈尔工程、卡梅CS、GIT录取等 P.S: 此定律不适用于商科
女生普遍申请的比男生好。
猜测是中国学生申请理工科的男生太多了,但竞争力没有有性别优势的女生吃香。
E.g:我们学校截止目前为止美国大学前20录了11个(2男,9女)
有遗憾吗
有遗憾。
我到现在都很羡慕ED1解放的小伙伴们,从12月到1月中旬的日子里我几乎一直活在自己没书读的恐惧、写文书的苦思冥想和学校考试的紧张中,
那段时间是梦校南加大一直支撑着我走了过来,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初幻想ED1解放就随便水校内课程的想法是很不可取的。
如今,我将挥手过往,抛却杂念,踏上亚特兰大的新征程。
还有遗憾。
我的三大梦校NYU Stern、USC和Cornell到最后一个也上不了,感觉到一丝凉凉。
有惊喜吗
最大的惊喜是从未奢求的Emory录了我!录取后我在网上搜索Emory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搜到的回答是Emory喜欢有特点的学生,
从学神到体霸,从1400到1540,跨越极大。
我还发现Emory的欢迎视频里的人都在community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享受学业并乐于奉献。
个人建议申请Emory文书和活动列表很重要,附加文书和活动列表交相呼应,并与主文书结合塑造立体丰满的形象。
申请结束后细
细想来美本申请亦不完全是玄学,只要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不断探索和尝试,最终一定会遇见你的Mr./ Miss. Right(*^_^*)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