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挡不住火热的Offer来袭!
再添10个弗吉尼亚大学Offer!
今天,我们还请到了棒呆今年在ED阶段被达特茅斯学院录取、在上海知名高中就读的L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申请背后的故事,关于她怎么扫除迷茫,找到兴趣所在,从而缘定达特茅斯的~
正文
12月15日早上,我在做了三个查结果的梦(一次录取,一次拒绝,一次待定)之后醒来,立刻打开微信,看到一小串“恭喜”,再看到顾问的消息“录了”,才放心地滚回被窝。
01从热情里找到归属感
我的高一高二大部分是在迷茫中度过的。
我不想随大流去参加我不喜欢的模联、学生会,但害怕不循规蹈矩所带来的风险。
听过太多“Be true, be yourself”,却还是觉得“自己喜欢的事太微不足道了怎么可能被Ivy录取”。
事实上,独特性是极具优势的加分项,只要做得好,什么都可以。
我起初抱着“For fun”的心态建立了音乐剧社,将时间精力投入演出排练中。
虽然演出时事故频出,但听到满场的掌声和喝彩时,无比热烈又纯粹的快乐将我填满,我才体会到什么是Passion。
这场演出不仅被写进了主文书里,它带给我的归属感也让我从不确定和焦虑里走了出来:不再天天怀疑人生“我到底该干什么”,而是知道“不论什么,先动手去做”,在投入尝试之后才能找到归属感。
可能正是我对“Be true, be yourself”的深刻领悟,让我有勇气能独立为自己做选择而不受父母建议的影响,也学会不去和别人比较,拥有了相对平和佛系的心态。
套用一句文书里我非常喜欢的话:It did not take perfection to change minds, but the sincere passion to tell a story was all that mattered. 若有机会,我还是想对高一的自己说“Be true, be yourself”。
02找到自己兴趣所在
迷茫的另一半来源于专业的选择。
像越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父母希望我能选经济学,或是根据就业情况选择专业。
然而其实我并没有特别青睐任何一个学科,对未来就业有一定的担忧但并不想为此牺牲整个大学经历。
这使得我总是在不同的专业间徘徊犹豫,每次被问到“你想Major什么?”,我都恨不得原地消失。
高二下选修课时,我看到学校新开的《语言学入门》,就去搜了搜这个学科,发现它的研究内容非常合我胃口,当机立断把它定为我的Intended Major 。
虽然这看上去草率又偶然,但其实偶然中也有必然。
我享受各种Word Puzzle,乐于靠姓氏猜国籍、听外语歌扒发音规则,学法语时靠英语词汇猜法语简直是最有趣没有之一;语言学不过恰好让我注意到自己对语言的兴趣。
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是需要机缘的,也是对抗迷茫和Why Major Essay的最佳利器。
虽然父母担心语言学的职业前景(我也担心),但我提出以后Double Major或Minor语言学,他们也就接受了。
关于兴趣挖掘
(一)
在传统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框架下,发现兴趣一般采用一种叫做内部探索的方法,内部探索主要就是向内看,看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如:心理学和教育学里都有很多测评的工具,比如MBTI,霍兰德等等,这些都属于内部探索的工具。
这些内部探索的工具,因为其闭门造车的倾向,所以当代心理学的教学中,一般会让学生警惕,一般心理学的教材会告诉学生:不可轻信所谓的各种测评工具。
(二)
发现兴趣的正确方法叫做外部探索。
但是外部探索的门槛和成本远远比内部探索的测评工具高,测评工具往往只需要一个小时,而外部探索动辄数年,而且除了时间成本外,外部探索对信息源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信息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权威性,第二,全面性。
顾名思义,前者指的是你的信息源最好是来源于教授、某领域的专业人士等,后者说的是要广泛搜集信息源,不可偏废。
虽然这是长期而且浩大的任务,但是外部探索非常有必要,而且要掌握方法,才能顺利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03选校=广泛搜集资料+缘分
Dartmouth在10月之前都不曾出现在我的选校清单上。
我仰望着Yale,摇摆于UPenn和Cornell之间,迟迟无法决定ED校。
我的顾问Manman老师(小编:Manman老师是我们棒呆超级受欢迎,而且很有个性的资深留学顾问~)和我反复讨论着ED选校,当她带我一起把Top 15的每一所学校都方方面面地了解遍时,我才第一次注意到Dartmouth。
从校训(Vox Clamantis in Deserto 荒野中的呼唤)到文书题目(关键词:imagination, ideas that bring you joy, kindness, intellectual curiosity),都透出遥远村庄的浪漫与野性。
随着深入了解,我发现它别具一格的D-plan正能满足我出国学习各种语言的梦想,小规模课堂能带来思想碰撞的火花,对本科教育的重视意味着更多的研究机会,甚至连漫长的雪天都成了我——在上海出生长大,17年人生没见过几次雪——心中向往的世外桃源(其实我很怕冷)。
而正因为我很清楚为什么选择大茅,所以写Why School文书也变得异常顺利。
在收到校友面试官的联络邮件时,我觉得冥冥中我和大茅是有缘分的。
D-plan
达特茅斯最出名的是其“D-Plan”,也就是“D学制”。
整个一年被分成4个学期,每学期有10个星期,包括暑假的一个学期。
学生们在大一和大四时必须在校园上学,大二后的暑假也必须住在校园。
其他时间可以自由安排,选择去实习或出国留学。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