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变革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教育是从普及到扩展——即高等教育大众化。那么,科技时代,数据驱动的未来学校课堂会产生何种变革?
2017年11月25日,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发表了题为《数据驱动的中国未来学校课堂变革》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口述整理:
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人与机器人共存的时代。
图为第一个获得人类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娅
我们必须要思考,如果机器人在很多方面它都能够取代人的工作之后,这时候人需要干什么。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现阶段所培养的人才今年上学,到2030年刚好完成基础教育。2030年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我们在今天基础教育当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所有的变化是由于技术的变革对于我们人类社会发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教育是从普及到扩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9月8号的时候谈到的课堂革命的号角,讲到了心灵的革命、观念的革命、技术的革命和行动的革命。在这几种革命当中,我认为最核心的是观念的革命。
因为如果没有观念的变革,所有其他是谈不到的,这种观念的变革,我个人觉得至少有这么四个方面:一是要重新理解教育,二是要重新认识学习,三是要重新定义课堂,四是要重新构建学习路径。
重新理解教育
在人类起始之初,那时候的教育是关注人的。比如说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时代,他们会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到了工业化时代之后,这个时候更加注重教育的工具性。所以说教育变的更加专业化、标准化,我们在学校教育当中更注重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
到了今天我们又重新回归到人,把人放在教育最重要的位置。我们更加重视21世纪技能的培养、关键能力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人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容器,而是要作为活生生的人,这是今天的教育,特别是实体学校存在最核心的竞争力。如果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话,实体学校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重新认识学习
近年在脑科学、认知科学和学习科学方面,有很多突破,这种突破包括整个世界都在投入人类大脑计划的研究当中。包括美国、欧盟以及中国都有人类大脑的研究计划:
1.感觉系统
2.知觉和认知
3.认知科学
4.关于心智和大脑的关系
学习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是最有效的?这是我们今天要思考的问题。
学习活动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心理结构要素,如知识呈现方式、选择性注意、元认知、内隐认知、非智力因素和学习策略等等。
对课堂有影响的学习理论包括:
认知学习理论
学习进阶理论
刻意训练理论 重新定义课堂
各个学校的课堂,大部分课程是在教室当中完成的但其实真实的世界是最好的课堂。当以知识为核心价值的学校教育的时候,标准化、系统化的传授是最有效的。所以普通教室就是最好的学习场所。但如今的目标是以人的成长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而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性的成长,是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关系、真实的任务当中来完成这个成长的。如果仅仅在课堂内,难以完成任务。
重新定义课堂,真是的世界是最好的课堂,课堂学习方式包括:
非正式学习
社会性学习
体验式学习
实践性学习
创新性学习
学习形式改变的时候,课堂形式一定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怎么样才能在校内有一个更真实的世界?
潍坊未来实验学校(建设中),它的建设在规划的时候,就考虑到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仅是人在教室内,还要在课堂外。所以它整个设计是由课程体系决定了课堂的分布。有些实践性、体验性的课程在户外学习。
学习方式决定了空间布局,如今学习过程具有流动性,学习群体具有社区性,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原来传统的教室无法适应实践性、社会性、体验性的学习。
重构学习路径
在讨论重构学习路径时,要考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环节是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到评估的一个循环环。
今天的课堂最核心的是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教学设计要考虑环境、考虑学生的参与、满足学生需求等等。最后评价在这个过程当中会非常的重要。
重构学习路径,意味着过去是班级授课制统一的授课,所以每一个人的学习路径是一样的。但如今强调个性化、多样化、每一个学生要有不同的学习。这种选择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第一是课程的选择
第二是学习路径的选择
即使在同一个班级内,学习路径也是多样化、个性化的路径。
而要实现这一点要靠测评。没有评价,没有诊断,就无法知道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路径。所以要知道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能力、学科素养到底是什么样的,才能形成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才能给学生一个更好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来形成学生自己不同的学习路径。
对于学生来讲,想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要从诊断画像、方案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来入手。现在通过考试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但仅仅分析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分析之后要有相应的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个性化学习的课堂特征教师跟学生是交流互动的,学生要有很大的参与度才可以。有无限多的资源,有非常多的资源可以选择,要有持续、嵌入式、动态的评价。最后形成不同的学习路径和教学,这是课堂个性化的学习特征。
技术可以解决学习路径的问题,但是技术绝对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技术它可以解决空间灵活、指导精准、学习个性、测评、数据等等。但是课堂的核心是人,所以学生和教师才是课堂变革的关键点。只有这一切都发生变化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课堂变革。
在最后,王素表示课堂变革是以数据为驱动的,但是课堂变革的核心是人的观念。并为在座的教育局长提出建议,希望进行招标时不仅仅购买硬件,而是要留出一部分资金来进行教师培训。一定要加强教师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课堂革命。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