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说:
Source:https://www.ox.ac.uk/admissions/undergraduate/courses-listing/philosophy-politics-and-economics?wssl1
我的碎碎念:谈不上经验分享,毕竟现在也还只能站在一个申请者的角度,最多也是根据统计数据、文字描述还有面试感受来脑补一下牛津的招生标准。
选择:我在G1就有申请牛津PPE的想法,但不管是老师还是学长学姐都劝我太难不要申。
其实纯粹通过录取率来看,PPE不算是竞争最强劲的专业;但是这个专业的申请者是最多的,所以发的拒信也是最多的,甚至很多优秀的人都没有拿到面试。
(想研究更仔细研究本科招生的请到https://www.ox.ac.uk/about/facts-and-figures/admissions-statistics/undergraduate?wssl1)
Source:https://public.tableau.com/views/UoO_UG_Admissions/Courses%3Aembedy&%3Adisplay_countyes&%3AshowTabsy&%3AshowVizHomeno
先说硬指标:A-Levels至少三个A——注意这里的三个A是一个threshold,(虽然是我道听途说但是)一般被录取的申请者的AL成绩至少是两个A*一个A。
现在A1的学弟学妹们好好考AS,每科有90分就算稳的。
像历史地理社会这种玄学科目也最好考85分以上吧。
牛津PPE没有要求数学一定A*,但是我知道LSE, UCL,KCL的PPE对Al数学是有硬性标准一定要A*的,所以选专业的时候也要记得综合你每个要申请的大学进行选择。
还有据说牛津是会看IGCSE的成绩的,那就争取门门A*吧。
TSA 1平均分70分左右拿到面试的希望才足够大。
TSA (thinking skills assessment)是包含critical thinking 和 problem solving两部分的选择题(TSA1),并要在30分钟内写一篇命名题小论文(TSA2)。
基本PPE的每个学院都要求申请者考这个,除了Hertford没有明文要求,但是你没有TSA成绩也完全没有竞争力。
Source: www.admissiontestingservice.org
上图是2017年TSA1的成绩分布。
要提醒各位的是,申PPE的一般TSA都比平均成绩要高,所以当其他专业也许60分就能稳进面试,PPE的话可能要高很多。
每个人对TSA的感觉不同,有的人一开始会觉得跟测智商的题没有太大不同,90分钟写50道题会头疼;有的人就觉得很简单啊也没必要刷题。
我建议A1的同学可以在暑假的时候尝试着做一个mock, 找一年的Past paper计时刷一下。
看完数据再说说什么样的人申PPE。
Source: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7/feb/23/ppe-oxford-university-degree-that-rules-britain
的确,这里是众多政治领袖、社会活动家的摇篮,但这不代表不给平凡中国高中生机会(据我不完全了解,每年牛津PPE在中国大陆会招差不多三四个人)。
如果你真的在乎国际政治经济的走向,如果你希望提升自己人文社科综合实力,如果你憧憬在未来的某一天你有能力去影响和推动国际社会的发展,PPE就可以作为你的一个选择。
不过我也理解一些在选专业上十分务实的朋友们,如果你想冲牛剑并学个经济但又不想学纯经,因为此专业的本科会给你一种你上了数学系的幻觉,那么你的目光只能锁定牛津的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PE, 和History and Economics了 (这个顺序以个人认为的难度系数降序排列)。
但是无论你是因为理想还是实际因素考虑把PPE作为一个专业的选项,一定要想想自己和这个专业的契合度—it does have a type!
我去牛津面试的时候发现除了好像申PPE的都比别的专业的人更积极社交以外,大家提到current affairs都能说的头头是道而且会有自己的思考——不是泛泛而谈或者随大流,也不是只会引用权威评论,而是因为感兴趣都可以拿到饭桌上攀谈。
同时大家也都是思想包容、互相尊重的人,积极的积累不同的观点。
给现在想培养自己多维思考的同学一些建议,我觉得最简单的就是读新闻的时候比较几个不同政治倾向的国内国外的媒体的报道,我最关注的除了The Economist, BBC,Financial Times还有The Guardian和凤凰卫视,偶尔也要看看央视的…文书:三科一定都要提到!!!
哲学不要只提政治哲学因为这个算政治里面的!想申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同学们要注意,因为UCAS只能交一封PS,所以专业选择一定还是要和PPE类似的。
LSE的PPE竞争也很激烈于是我还申了它的Economics and Government,之前担心PS会不符合这个专业,但是还是被录了,而且后来发现课程设置都是大同小异。
说说我写PS的过程吧。
因为PPE是我在无数次徘徊后A2开始之后才决定申请的,之前对哲学并没有任何有用的积累,所以A2前几个月临时抱佛脚恶补哲学最基础的概念、脉络和研究方法。
看哲学书最忌讳漫无目的的看,作者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定要带着问题去看每个主题的相关内容。
推荐Think因为里面有很多一手资料的extracts,习惯读不同时期哲学家的文字并学会如何分析会对哲学面试很有帮助。
一开始想耍小聪明看几本introduction就开始动笔哲学部分的PS,但是因为PS必须着重讨论带给自己思考的东西,所以还是去看了本经典著作Rawls的Theory of Justice才写出了一些substance。
政治经济部分是我结合这两年发生的大事件和几本相关的书进行了一些评论。
PPE牛津有给书单,但是找自己感兴趣的从浅入深的来读就好,没必要看别人都读什么自己就要看。
我的tutor说我的PS是heavily-academic而且比较argumentative,跟其他同学(尤其是理科霸霸们)的思路不太一样。
不过没关系的,PS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要别写成对几本书的review paper,确保每句话是围绕着你自己去说的就好。
参加的活动我就提了跟我专业有关的一两个研究和会,连模拟联合国都是一笔带过了,ECA什么的完全没写,我猜牛津也不在乎。
附C学长和学姐的书单:
Federalist Papers
The Enduring Debate
Bernard Williams, The Problem of the Self
Plato, Republic
Plato, The Trial and Death of Socrates
Machiavelli, The Prince
Alexis de Tocqueville, Tyranny of the Majority
Thomas Hobbes, Of the Liberty of Subjects
Isaiah Berlin, Two Concepts of Liberty
Ronald Dworkin, Equality of Resources
选学院: 其实不太重要。
PPE的申请者们可能会遇到申别的专业的人没有的经历--在面试之前你就会被自己的学院踢走或是被其他的学院认领,因为申请这个专业的人太多了而且分布在各个学院的申请人数有可能会非常不平均。
他们的选人机制是在面试前把所有申请者放在一个gathered field里,尤其是在某些学院申请者人满为患的时候,就会有其他学院根据你的TSA,PS还有成绩决定是否把你归入他们的shortlist(这种在面试之前就收到另一个学院invitation的甚至都不是second college这个操作,
因为二面是收到面试之后的事情:看自己的学院想不想给你去其他学院面试的机会,同时看有没有其他一个学院想要认识你)。
我一开始申请的是Exeter,但是是Pembroke给我发的面试。
一开始很担心是因为TSA成绩算是申Exeter里面低的,但是看到Pembroke几个教授的研究方向跟我PS里面提到的还比较吻合,我猜应该还是对我进行了综合评估之后觉得我更适合这个学院吧 (至少我本人是真的喜欢)。 TSA: 这个是第一个大门槛,比起PS的内容这个笔试重要一千一万倍,建议大家从9月底开始好好准备。
因为PPE真的会用这个成绩刷下去很多人。
不过不用太担心,TSA一两个月是可以刷上去的,尤其有参考书的帮助的话(学校图书馆的Thinking Skills还有讲逻辑和critical thinking的书都值得认真看)
如果刷到没有题了,可以去找GRE类似的题刷。关于TSA2的写作,考试局是不会判分数的,但是你的文章会拿给牛津学院的招生官看。
TSA2练习的时候着重注意思路的连贯和逻辑的通顺,还有时间管理。
我的方法是先写一个essay plan来确保自己的argument有足够递进式的解释和分析并且根据论述提出counter-argument,最后一定还要有evaluation作为总结。
如果AS学了历史经济之类的科目那么平常就抓住机会练习快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也要主动拿去给老师点评。
(Richard Driscoll会很愿意帮忙的而且很认真评判;建议一篇论文拿给不同的老师看,这样得到的意见更全面)。
面试: 教授主要看你是不是一个他们能教的学生。
英语交流和表达一定要流畅,保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能够让教授听懂。
Thinking out loud 是一定要做到的。
也许一开始你会被教授问的措手不及,但是只要把自己听到这个问题之后的反应说出来,并且向教授表达出你在尝试寻找回答这个问题的突破口或是方向,
那么教授就会有目的的引导你,接下来你只需要积极配合教授的引导一步一步说清自己的思路就好。
除了经济面试我被问到了一道含微积分的数学应用题,其他PPE的面试题基本没有唯一答案的,正不正确取决于你的说理过程有没有漏洞,你的论据能不能充分支持你的论点。
还有,不要过多预测面试题然后事先想好一个答案,这样很容易看起来很做作使面试失去意义,并且也容易跑题,因为你也许很想把答案和自己准备好的东西扯上联系。
最重要的还是听明白教授的问题,有哪里不确定就问——我在哲学面试的时候主动根据自己对一个问题得出的答案进一步的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感觉面试我的两个哲学教在此之后更加投入到与我的对话。
问题不怕答错,教授甚至会喜欢你不断琢磨自己之前提出的观点并在一段问答之后可以回过头进行更正和完善。
我的经济面试可能答的比较快所以最后被教授追加了一个相关的问题,我忙乱之下正好说的与正确答案相反。
面试结束重新想了一下那个问题发现其实一点都不难,但是有点难过觉得自己的经济面试怕不是烂尾了。
但我猜测也许答错一题和能跟教授讲清楚自己的思路比起来没有那么重要,或者因为我哲学和政治面试还行所以拯救了经济面试,不过除了教授他们自己谁又知道呢。
还有一件事就是不要对自己的面试做出好与坏的评价,你是不会知道你的表现是否在教授那里是做好的。
在pre-interview meeting的时候教授们跟我们讲,很多时候觉得自己面的差的人他们倒是觉得表现不错,vice versa. 而且面试也只是一个考虑因素,最后还是要综合你的TSA和AS predicted grade来决定录不录你。
总的来讲,我觉得我之所以能够幸运的被录取,不是因为我的硬指标比别人好多少,而是我比较适合这个专业。
我没有太多能告诉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做的事情,但是以下是我觉得不要做的事情,避免大家走我走过的弯路:
· 名著是要看的,但要有重点的看。比如我之前觉得有必要看看《国富论》了,但是里面很多细节是和现代经济脱轨的,比如我本来想了解一下Smith是怎么抨击mercantilism 并宣扬trade liberalism的,结果国际贸易那一章花了很大篇幅在讲不同国家的铸币方式和其影响。
A2前的那个暑假我看了几部政哲和经济的经典原著,希望能写到PS里,结果即使是记了一堆笔记的最后也不知道能写出什么。
看转述的好处是相对比较轻松,因为厉害的作者已经帮你提练好了,但是坏处是他们只会引用到符合自己主题的内容导致你对原著只有片面的认识。
所以转述和原著配合在一起有侧重的阅读比较好:比如看Michael Sandel 的Justice的同时可以翻一翻John Stuart Mill的Utilitarianism。
还有理解原著记得与时代结合,最好的方法是,如果你学历史那么在学法国大革命的时候就可以拾起Rousseau的Social Contract和Edmund Burke的Reflections 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学布尔什维克革命和列宁的时候可以挑着《资本论》看几页。
· 不要不会走路就想飞。
我本来野心勃勃的想翻完福柯的ethics和aesthetics,但是没有对existentialism的发展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之前, 我读那两本书的状态是:每一个词都认识但是每句话都读不懂。
推荐Oxford Handbook系列(图书馆有),我看了关于political philosophy和internaitonal relations的,这些书对相关基本概念有详细的定义和解释,看的差不多了可以挑Handbook里面提到的名作有选择性的看一看。
· Extended project或者essay competition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消耗。
4000字论文想好好写的话是要搭上很多时间和精力的,认真去准备的话可以拓展知识面,对argumentative writing也会有帮助——但是这其中的机会成本自己还是要掂量掂量的(我写过三四篇这样的论文也做了一个extended project,没拿过奖,PS里面也没怎么提,倒是政治面试的时候教授让我举例说明一个观点我想到了自己之前写论文时接触到的历史事件)。
阅读和写论文无论如何都是要锻炼的,其实我觉得看书能写总结或者review梳理一下就够了。
· 平时长点心吧。
看到的新闻评论不是扫一遍万事大吉,记得积累下来。
看稍微长一点的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时候留意编辑的写作结构和思路,写小论文的时候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希望有想法申请PPE的各位去努力一波,还是有可能做昂山素季的校友和马拉拉的学弟学妹的——前提是你真的喜欢这个专业也觉得自己与它契合度也比较高。
我们这届有不少人申请牛剑比较冷门、竞争激烈的学科,我也有几位好朋友跟我同时申请各个大学的PPE,大家也会一起讨论问题在文书面试上互帮互助,我觉得在申请季能有这种氛围真的很难得。
除了PPE,为大家开辟出新道路的还有心理、地球科学等等。
喜欢就去申,不用纠结。
最后熬一熬鸡汤吧。
申请季也许是你和身边的人在高中生活中跌宕起伏最大的时候,有的时候尤其是那些要强的人会觉得力不从心,也许觉得申请时候的状态完全没有达到之前自己的预期,也许担心自己和其他申请者差距悬殊。
不要想太多,不要过多的评估自己到底够不够资格,不要互相比较这样只会影响自己和别人的情绪;但也有你可以拿来衡量自己的小尺子,那就是和专业对应的那几项硬性要求,然后看看自己有没有不断积累、在说理思辨上变得更加熟练。
最忌讳的还是拿申请的结果来定义自己,就像“我是谁”这个问题是不可以通过某一个时间点上你的表现来得出结论的
(always be careful when you are doing inductive reasoning)。
Application season is not a means to an end, but one more piece of memory for you to keep.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