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作者:人大附中M同学
一、Introduction
我中考后才决定出国,在高一升高二(2016年)的暑假开始接触SAT。8月中开始上课,10月首考1530分,2017年1月二考1570分,结束了SAT考试。很荣幸受曾理老师委托,在这里分享我的SAT阅读备考经验。
总的来说,我认为阅读如果想拿高分一定要靠读书。我从小到大一直依靠读书学习英语,这样一不会枯燥,二能够增加词汇量,并且通过读书认识的词知道怎么用。然而对冲刺阶段的同学而言,可能不会有时间大量阅读,我认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准备。同学们可以对真题和可汗的文章精读,这会对阅读有一定帮助,但最好也要进行一些补充。补充的文章难度应该自己调整,但是不能低于真题的难度。最好能找一些出处和这些真题文章相同的节选或者原文,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
二、学习心得
阅读的难度经常由词汇问题导致。对于文章中好多词不认识的同学们,背单词当然是有用的,也是必要的。如果觉得词汇是问题,我建议背单词。可以找一本单词书去背,也可以自己总结单词去背。我在初中时背过托福和SAT单词(当时没打算出国但不知道为什么给背了)。此外,我觉得可以背巴朗3500,这本书的难度和量都是够的。当然也可以从简单点的开始,视自己情况而定。背单词其实没有什么技巧,我觉得按照自己习惯的方法就好。考试的时候如果遇见不认识的词,直接忽略不计跳过。如果不巧考了这个词,那根据上下文把选项带进去,看看哪一个最好。如果词和选项都不认识,那就听天由命吧,没有人能帮忙了。
还有一个常遇到的问题是对文体的熟悉程度不够,也就是说每个词都认识,但串起来就不知道在说什么了。首先,要弄明白自己哪种文体错的比较多,然后有针对性的去练习。小说可以看一些偏难的小说节选,比如Virginia Woolf,Nathaniel Hawthorn;历史重点看看Declaration ofIndependence,Constitution,Federalist Papers,以及Founding Fathers的其他文章,还要去了解美国的一些价值观,看看美国的建国历史和历史中重要的话题,这样读文章时很快就能get到它到底想讲什么问题。科学和社科可以找一点新闻,多看看我觉得会有好处。我的实战经验是问题一般出现在历史的那篇文章里,往往是因为对句型句式不够熟悉。毕竟是一两百年前的文章,写作风格多少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要对长句子进行结构分析,在练习的时候弄明白每一句具体在说什么,这样考试的时候会形成语感,会对理解有帮助。长句子可能对每个人也不太一样,但应该是那种读到句子末尾时已经不知道这句本来想说什么,或者这句话的开头是什么的句子。只要自己觉得长,并且不好分析,就是一个需要重点去看的句子。
对于英语不错、但卡在中等偏上分数(大概平均每篇错1-2题)的同学,可以挑战一下Englishliterature或者English language的阅读。这两门AP的阅读部分很像SAT阅读升级版,literature会考验不能完全懂文章(或者是诗)的情况下做对题的能力,language的文章更长更难,词汇量的要求也更高。做过更难的之后,阅读能力会有大幅上升。这就好比学了SAT看托福,简直不是一个难度的。
三、练习心得
练习时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这是最重要的。CB出题的时候其实是怕我们学生的,万一我们发现他的题有问题,他这一套不就白出了嘛?所以他们出题的时候,一定会往选项里去弄一些不可反驳而又不是很明显的错来。做题时一定要坚信选项里有埋在里面的错误,而我们的阅读考试又是evidence based,也就是说所有的证据文章中必须有。所以每次练习时,可以把每道题的每个选项的证据找出来,并把行号标在选项旁边。如果四个选项都能找出确凿的证据,这道题一定不会错。老师讲题的时候,就相当于替我们找了evidence,所以会觉得清楚好懂。考试或者模拟的时候,有时候着急找不到证据,就会觉得混乱。但平时训练自己找证据多了,考试的时候也会想着找证据,不能只凭印象,这会提高正确率。当然,考试的时候,也不能太纠结。找了半分钟到一分钟都找不到证据的题就不要再找了,不然太浪费时间。
对于每一种文体,都有要关注的重点。对于小说和历史,重点要抓情态词,也就是那些有作者、叙述者、或者小说人物感情色彩的词,这对把握小说的整体内容会有帮助。读小说比较重要的是要有代入感,要设身处地去思考,去理解主人公或者叙述者的思维方式。不过考场上如果觉得来不及,也可以只抓情态词,做题应该是够的。科学和社科文章对于习惯英文授课的同学来说应该轻松一些,因为专有词汇都不用去记,天天上课以及自己读课本时都相当于在练习科学文章的阅读,甚至课上涉及过文章的内容。对于其他同学来说,要多了解数理化以及生物和地理的专有名词,去了解英文是怎么介绍科学原理的。
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套真题或者OG。现在SAT真题数量并不多,所以拿到完整的一套题时,尽量找出一个多小时去做模拟,并自判。在练习过程中,每做一篇阅读一定要计时。做真题的时候,尽量整套一起做去计时。我记得平均一篇阅读可以用11-13分钟,但自己练的时候,一定不能真的给自己那么长时间。我在计时的时候有一个感觉,就是考场上做题速度会变慢,不仅要涂卡,经常还会因为特别想让正确率高就控制不住的放慢速度。所以我练习的时候让自己尽量快一些,这样上了考场才不会做不完。由于练习时不用涂卡,时间必须要压缩。做单篇的时候最好把时间把控在每篇8-9分钟以内,然后反复练习去适应。我当时练习时最快能6-7分钟做完一篇文章,最慢也不会超过10分钟。如果某篇阅读是第二遍去做,那时间更要压缩,并要要求自己不错或者顶多错一个。毕竟看过文章会节省很长时间。整套练习时不能用满65分钟,一定一定要55分钟内完成。
四、几点重要提醒
1. 如果幸运的见到了读过的文章,千万不要激动!!还是要认真读文章,否则会错的更多!!我有过亲身体会!!!
2.不要自己给文章定一个主旨,尤其是历史文章。了解美国那时的人们怎么想很重要,但是不能只凭经验做题。有的时候CB不按套路出牌,来一篇意见相反的文章,再用既有的知识就会错的很惨。
3.有人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做题,但是我觉得其实无所谓。自己习惯怎么来就怎么来。
曾理老师评论
M同学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不是因为她考出1570的SAT高分,而是因为她拥有学习方法,加上严格的自律和刻意练习,使她在各方面都很顺利,显得极具规划性。再好的规划,都需要坚定的执行力去实现;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缺乏学习方法、缺乏练习目的导致多任务积压,无法执行规划,导致每次出分后都要被动的重新规划。与此同时,父母看到孩子每天学到很晚,甚至睡眠不足,但考试不出分,既心疼又着急。
别人的经验很难复制,但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鼓励更多学生立即行动:1)如果之前没有充分积累词汇,现在就要开始无条件的背单词并坚持下去;2)如果之前没有阅读量的积累,现在精读OG/可汗阅读里的文章、熟悉经典美国历史文档也不晚;3)如果之前只是惯性刷题,现在就开始对自己提出明确的练习要求,并在练习中给自己设门坎,练完后仔细总结,最好标记出每道题正确选项在文章里的依据。对那些已考取不错分数但继续备考的学生而言,不要囿于反复操练答题技巧,要有意提高阅读难度,配合更苛刻的练习要求。父母可以保障后勤,助教可以早拍照晚汇报,老师可以答疑解惑,但学生却必须在考试中独自面对不确定性——自律和超越自我是前行的内在动力。
找信任或喜欢的老师沟通或寻求帮助是强化信心、改进学习效率的好方法。清晰描述问题、主动寻求帮助也是面向未来的竞争力。找老师“补课”并安静等待老师排课只是初学时期做的事情;随着学习的深入,老师更应该是讨论问题、提供建议和帮助的伙伴。回顾刚刚过去的2017年,凡在备考过程中与我构建良好互信、互动关系的学生和家长,90%以上的实现了考分目标,至少是文法单科分数。给M同学上课伊始,我发现TA习惯性依靠语感做SAT文法题,并且这个习惯相当强大。这给我的教学带来挑战。我为M同学专门设计了训练环节,我把OG文法里的个别文章下划线和选项全部去除并重新排版,打印出来让M同学修改,然后拿出原题与其讨论哪些题目可通过语感识别,而哪些题目语感无法触及,进而讨论针对语感失灵的题目该怎么办。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使用了其他方法。最后一次课,M同学拿出学校外教老师布置的一篇论文作业,我们坐在一起用SAT文法原则修改,仔细体会这些所谓的“规则”到底对写作有何改善。这种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加深了M同学对文法的理解。最终,M同学SAT文法390。但我只承认能助力到370,在这个意义上我沾了M同学的光。
这是家长、学生和老师彼此信任、共同努力,最终双赢的典型例子之一。最后必须感谢M同学的妈妈,上课期间她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在此,向M同学的妈妈表示衷心的祝福。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