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很早以前就读美国高中课程的学生和我聊天,说当年往事,如何结识一无知少女,并如今踏入婚姻殿堂。听着他在那里口吐飞沫,老梁成熟而略有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慈父般的微笑。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他当年高中的故事。他默默地告诉我,这AP课程选课,真是个大学问。他随即建议我:
我想了想,真是有道理,但是从何说起这AP呢?思索再三,我决定,还是用Q&A的形式。不要问我为什么,问我我也只会告诉你:
先解释一个概念:AP课程到底是个什么鬼。根据“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的科学发展观态度。老梁在百度上截取到这么一句话:
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国内AP课程的概念和这个解释略有区别。百度对于AP课程的解释,其实主要指高中提供AP课程的学习。这么说来,这种AP课程更像是一学年制的学习。而我们国内AP课程班的概念,从逻辑学上则是他的母集。如果你一定要给他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
美国高中课程
目前,大部分此类国际班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称谓,就叫自己“美国高中课程”,因为美国高中课程包括了AP课程的学习。
接下来,回答这个问题:上过AP课,就要去考AP考试。在国内的课程班里,可能是个伪命题。这个伪命题的由来,是因为我们都抱着“学了总归要考的”概念。
在美国高中,这个问题很正常。因为学生在学习一年某AP课后,你会需要去参加Collegeboard举办的AP考试(每年5月考试),然后拿到学校里,学校根据你的成绩,会把你学校内的AP成绩测算进行weight。理论上,此时你学校里读的AP课,它单科的GPA SCALE(GPA满分上限)上调,从原来的4,调整到5分(注意,美高的Honor课程修读后,该honor单科的课程GPA scale会调整到4.5)。这个时候,你的GPA就是Weighted GPA。这时候你问我哪个更高,
至于怎么变化,等下我在Q4中回答
到了国内,规矩变了。有的学校非常规范地执行美国高中课程,学生质量又很不错的话,肯定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完AP后,参加AP考试的。这是个好事。但如果有的学校不强制呢?那么就是这个概念的根源了。即我读完AP某课程后,不是必须去完成考AP。这时候AP课程变成了类似于这个学校开设的有点选修性质的必修课。当然,厉害的娃不考虑这些,因为,
再说了,如果一个学校的总体学生质量不好的话,真去学了AP课程。学得好就算了,学的坏,GPA会不堪入目,然后再去考AP。。。。
考前张家辉,考后渣渣辉。
这里附一个标准版的GPA评分比例在这儿,有的学校有自己的评分比例,在此不予置评:
· Assignments 平时作业 (20-40%)
· Quiz 课堂小测验 (10-20%)
· Tests 考试 (10-20%)
· Midterm/Final Exam 期中和期末考试 (15-25%)
· Project 特别项目 (10-25%)
· Participation 课堂表现 (5-20%)
· Effort 学习努力程度 (5-10%)
AP课程所有的科目如下:
English Literature and Composition英语文学与写作
French Language 法语/French Literature法语文学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汉语语言文化
Jap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日语语言文化
German Language德语
Italian Language and Culture意大利语语言文化
Latin Literature拉丁语文学/Latin: Vergil拉丁语言学
Spanish Language西班牙语/Spanish Literature西班牙语文学
Art History艺术史
World History世界历史
United States History美国历史
European History欧洲历史
Studio Art (portfoliosdue)工作室艺术
Music Theory乐理学
Human Geography人文地理学
Statistics 统计学(其实应该归类在数学中)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nd Politics美国政治学
Comparativ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比较政治学
Psychology 心理学
Earth Science 地球科学
Physics 1, 2&C物理学1、2和C
Environmental Science环境科学
Biology 生物学
Chemistry 化学
Calculus AB&BC微积分AB和BC
Computer Science A&AB计算机科学A和B
需要注意的是,AP课程的教授,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上课资质。所以大家在查一些学校开设了22门AP课程,而有的就开了几门,这并不是说某个学校优不优秀,而是学校具备上这些课资质的老师就这些。不是随便开的
了解完这些之后,我们来看看怎么才能上到AP课程:
废话不多说,先看美高的主修课程内容:
一般来说,9到12年级学生的主修课程如下:
(一)美国高中课程主修课程有:
英语:英语写作、美国文学、英国文学等
数学:几何、代数、三角函数等
自然科学: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环境科学、天文学等
社会科学:世界历史、美国历史、欧洲历史、美国政府、经济学等
外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
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
(二)美国高中课程选修课程有
视觉艺术(画画、雕刻、油画、摄影)
行为艺术(合唱、戏剧、舞蹈、电影、乐队、管弦乐)
职业课程(木工、金属加工、汽车修理)
计算机/商科课程(文字处理、编程、图像设计、计算机俱乐部、网页设计)
体育(美式足球、棒球、篮球、网球、田径、游泳、水球)
新闻/出版(校报、年历、电视制作)
外语(一般是法语、德语、西班牙语)
家庭和消费者科学、健康(家庭经济学、营养学、幼儿发展)
主修课程有说法的,比如说,英语、数学你得修四年,说白了,每年都得有;自然科学,社科年必须修习3年。而且这些课不是你想读就读的。课程设置放在那儿不是花架子。比如:某数学修习的进阶要求有几种,其中一条路线是:代数 1----几何----代数 2---pre 微积分---微积分。中国学生学习能力强,很多国内的美国课程班都会提前测试,能力达标直接Pre 微积分,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学生在10年级就上了AP Calculus的课。无他,成绩够好。
说到这里,我在一个大拿的微信软文里share了一个图,我觉得更加直观了解美国高中课程的数学修习进阶:
我们现在以学习AP Biology为例,我们如何达到能上AP Biology课的程度?我曾经看过一个帖子,分享了他的学习经历:
Biology---Chemistry---Biology 2(若有必要)--- Biology Honor--- AP Biology
每个都还有要求。Biology必须达到B+,才能学习Chemistry;而上Biology Honor的课程,则需要参考Biology的成绩和Chemistry的成绩,举个例子Biology达到B+, Chemistry达到A-,你才能选修Biology Honor;当你在Biology Honor上能达到B以上的成绩。那么你就可以选修AP Biology。
有的学生在中国时有学过9年级或者10年级的biology或者chemistry,还得了高分。这时候你的counselor可能就悄悄地夸你一句:
然后默默地建议你:去学Biology Honor吧。
没帮助你干嘛考?有AP成绩且在5分的,在申请过程中的确会有一定帮助
但是这里必须注意,AP考试成绩不是必要项。不同于SAT和ACT考试,AP并非申请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考过,你可以在自己的Common Application上进行汇报。有的大学的申请要求中提及:如果你SAT不考,或者SAT II不考,可以拿AP替换(加拿大的大学甚至有的不要SAT,要看你的AP成绩,比如可爱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没事顺便献个图:
到这里,就要提到两个概念:weighted GPA(加权平均分) 和 Unweighted GPA(不加权平均分)
不加权平均分,其实就是按照你所有科目都按照GPA满分4分来计算的。
但是突然,你和你的counselor说,你学了AP,还考了AP,合着之前你居然还学过Honor课程,此时,可能一直鄙视你的老师露出了如下表情:
根据我在Q2中所说的,因为你的AP单科成绩的满分涨到了5分,Honor的单科满分涨到了4.5。这就是加权平均分。如何去理解变化前和变化后的成绩比对,如图:
是不是很刺激?于是你默默地计算了下自己的GPA,发觉,居然变成这样子的了:
注:+号是荣誉课程,a是AP课程。
是不是更加刺激了?!
所以,古话说得好:
这里要注意的是,每个学校对于计算加权平均分概念不同。有的要求一定要考过了AP考试才计算加权GPA。有的则是学了AP课程就能准入计算。注意,这两个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请以学校的school profile为准。
讲AP就讲到这里,选择读美国高中课程,最后能够去考几门AP考试(当然越多越好)。当然是好事,但万事量力而行。读书之路,艰辛如故,唯有用心,方能实现美好的未来!
特别鸣谢在本文成型过程中,美少年兄弟群的诸位好友的帮助。几位男同胞怀揣着对中国男篮被淘汰的愤怒,还在群里给我制造温暖祥和的氛围,实属不易;其次,由衷感谢Cherry君,她在最后时刻,在所有男人叽叽喳喳的时刻,勇敢的站了出来,献上了Q4中的两张图。
故而,请允许我用下面那张图,表达我对你们的感激之情和新的称谓: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