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七德
历史讲座
导语
10月16日晚,上海师范大学姚霏教授在报告厅进行了“侵华日军战争暴行的历史与记忆”的讲座,讲座围绕着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制度展开。
姚霏教授,1982年出生于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上海市历史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抗战史、妇女史研究。
姚老师的讲座利用了大量一手史料中的历史细节,为同学们还原了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以及慰安妇制度对于女性的伤害。史料的类型非常多元,从日本随军记者的文字照片报导到日本士兵的日记,从幸存慰安妇的口述到日本妇科医生的摄影回忆,呈现出侵华日军无可辩驳的战争暴行。丰富的历史信息将我们带回到了历史现场,也为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
姚老师在历史内容的基础上,春风化雨地融入了史学方法的观念,启发学生们思考史料的价值。在讲到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姚老师除了引用了中方以及日方的材料与说法,还特别利用了第三方的视角,借助南京安全区外国人士诸如拉贝、魏特琳日记中的细节内容,为我们展示了历史思维的严谨与客观性。
讲座的最后,姚老师提到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日两国之间的这段特殊历史。作为日方,承认历史错误,才能让中日双方能够真正放下过去、共同前行。而作为中国人,我们更不应该遗忘民族历史中的苦难,并且应该对历史中的苦难进行严肃的思考。
姚老师通过丰富的信息、深邃的思考、细致的讲解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极其精彩的讲座,这也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现场提问络绎不绝。姚老师感受到了现场同学们对于这一话题的热情,也称赞了七徳学生们的提问质量以及思路的开阔。
遗忘历史就容易重蹈覆辙,作为一所国际教育的中美合作高中,我们更应该能够在国际视野下来思考民族的历史。
今年十二月,部分同学也将赴南京,围绕着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话题进行实地走访与深入思考。愿我们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能够借助重温这段伤痛的历史,进一步思考,与祖国共同前行。
感想
裴思恩Amy Pei
这次姚霏教授带来的讲座,不仅带我通过细致的一手史料,走访结果充分了解了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侵略战法中的慰安妇制度的细节,还让我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同一个历史问题,从国家的角度理解不同人对历史冲突的态度,对于作为历史学子的我来说,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技能,受益匪浅。
郭笑嫣Esther Guo
这次的演讲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特别是关于慰安妇制度的方面。老师不单单只讲了她们惨痛的经历,更是从多方面分析了这一整个事件,包括当时的制度,对于当时的影响,各国人们的反应,以及现在所留下的痕迹和国家的处理方式。最后在进行总结时分析了整个事情我们处理的好与不好的方面。这也对于学习IBDP历史的我有了启发,许多事件我们不单单要看到展现出的那一面,更要分析起因和反响。
胡天奇Terry Hu
讲座透彻地剖析了侵华战争时期日军的慰安妇制度。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侵华日军对当时中国人民身体和心灵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双重创伤。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更应该牢记国耻,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伍蒙兰老师
姚霏教授的讲座,以侵华日军战争暴行的历史与记忆为主题,运用大量史料为同学们展示了日本侵华战争的许多细节,并以慰安妇研究为重点,给大家介绍了在这一领域历史研究的现状,以及从材料收集、整理到分析论证的完整过程。无论是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采访、虹口区的历史建筑,还是日本军医公开的相片,无不提醒着我们这段未曾走远的历史,同时也启发了大家对于人性、公理,历史与未来的思考。相信这次讲座,作为冬日南京学术项目的行前环节,一定为大家增添了更多的研究兴趣与信心。
文稿:戴传杰老师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