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是,英基的学费不如以往那么容易负担了。根据英基2017-2018学年报告,香港政府的2.83亿港元补贴“从2016-2017学年开始之后的13年内逐年减少”,也就是说到2028-2029学年,政府补贴将完全取消。这意味着英基的学费在过去几年里显著增长;小学学费从2014-2015学年的74100港元飙升至2019-2020学年的115800港元。虽然英基仍然比其他“精英”国际学校更容易负担得起,例如汉基国际学校(小学学费每年20.5万港元)和德瑞国际学校(小学学费每年154060港元),但它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费的上涨是否与教学质量相匹配。
我询问英基将如何在撤销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保持竞争力,招素珊回答:“日后在政府撤销资助后,我们会继续采用有效的财政管理策略,在控制成本之余继续为学生提供卓越的教育。”李太太对此不以为意。“这笔学费不值得,”她坚称,“英基应该聘用更好的教师,他们应该对教育更有热情,”虽然英基认为“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师资。他们深明其任务:释放学生潜力,让他们达至最高成就。”虽然许多像李太太这样的家长抱怨英基学校的管理宽松,但英基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一般都很好。英基在7月初还成为新闻焦点,因为有22名学生在IB大学预科考试中获得了45分满分。这非常难,全世界166278名考生中,只有213名拿到满分。这213名考生中至少有34名来自香港,也就是说, 英基的22名学生占全世界满分考生的10%。(注:数据更新于2019年7月23日。最终结果将于11月公布,因为学生在7月5日收到成绩后,可以申请重新判分。)其中一名满分考生,18岁的Rachel Kan告诉我,她非常感谢英基的学习环境。“西岛中学(West Island,她所就读的英基学校)鼓励我们多提问,”她表示, “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氛围非常友好,而且每个人都被鼓励做自己。我们不会互相比较,而是互相帮助,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积极的学习方式。所以我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英基学校系统可以教出22名满分考生。
许多像李太太这样的人,认为这只能通过大量的课外辅导来完成。但是Rachel却不这么认为。她表示:“我也参加了课外辅导,”但她急忙补充说,只补了两门课。“当然,我下了很大功夫学习,尤其是接近考试的时候。但没那么多!”她补充说,其实情况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糟糕。“就我个人而言,我没有太多压力,稍微有一点(压力)。学校鼓励我们在紧张的时候就去休息。我认为,老师为我们做了充足准备,提供了完整的‘考试模式’。我们有模拟考试和IGCSE,这让我们熟悉考试的情况。”Rachel在10岁以前读的是本地学校,之后她决定换一个环境,转学到英基学校。她对自己的决定很满意,当我问她有什么不喜欢英基的地方时,她笑了起来,问我能不能改为回答英基的优点。“我在西岛中学学到最好的东西,就是多元化,既有文化上的,也有学习方法上的。从我个人的发展来看,我真的学会了如何接受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人,这实际上对学术有帮助。当你在论文中考虑不同的观点时,它会帮助你的思考,让你对事情有更深入的理解。”尽管李太太和Rachel对英基学习成果持不同意见,但他们都同意一点——这一系统相对宽松。对李太太来说,那太宽松了。
对Rachel来说,却很管用。作为目前就读于英基学校的学生,我同意这里确实非常轻松,以至于有时让我觉得,也许在更严格的系统里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并不是受虐狂,但我有时也希望学校能在学术上更多地督促我,而不是让我满足于一个我明知自己可以考得更好的成绩。我从来都不是差生,但我是(现在仍然是)拖延症患者,这是我一直无法克服的缺点。英基让我从小学到中学都采取了过于放松的学习方式,所以到了要为考试而埋头学习的时候,我就不太知道该怎么办了。
17岁的汪洁瀛表示:“你不能依赖学校给你想要的分数。”她从幼儿园到11年级都在英基系统内上学,非常熟悉这个系统。与Rachel不同的是,她认为英基不会帮学生做好为考试而努力学习的准备,即使所有来自国际学校和本地学校的学生都必须面对考试压力。汪洁瀛曾与我就读于同一所英基小学和英基中学。她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安静的学生,成绩优异,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在我们11年级的化学课上,我会开小差玩俄罗斯方块。她则坐在我旁边学习。她总是善意地批评我不认真学习(特别是化学还是我最差的科目),而我不会理睬她,而是继续堆那些五颜六色的俄罗斯方块。学期最后,她拿了化学最高分。而我差点不及格。
那么,既然英基没有严格监督大家的学习习惯,她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大多数人学习的动力都来自于家里或者来自于课外补习。” 她说。洁瀛家中还有两位同辈都在英基学校读了小学和中学。他们现在都进入了牛津大学,不过洁瀛说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英基的教育,而是因为父母的要求。她告诉我:“学业上的压力都来自家里或者我自己,从来不会来自学校。”洁瀛目前就读于香港的另一所国际学校,但由于她在英基系统学习了很长时间,我问她对未来的英基家长有什么建议。“如果你想把孩子送到英基学校,我认为会对他们的个人发展很有价值,”她说道,并列出了英基的学习价值观,比如“包容开放”和“敢于冒险”。“但是,如果你是个高要求的家长,担心孩子的中学学习成绩,我认为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你想要的成绩不能全依靠学校——准备好多花心思督促孩子去学习,或者再付一笔高昂的学费送孩子去补课吧。”她的话与Rachel对我说的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洁瀛、Rachel和我的个人经历和背景都不一样,而且我的父母比洁瀛的父母或李太太要宽容得多。对我父母来说,我的快乐最重要。他们认为英基会让我更快乐。真是这样吗?我仍是拖延症患者。我的数学成绩不够好,虽然我在努力弥补。而我还没真正接受不到一年我就该上大学的事实,而且老实说,我还没准备好。但确实,我挺快乐的。
我可能从来没读过四书五经,也不懂如何用积分法算出曲线下的面积,但我不会带着一种恶心的恐惧感去上学。我总和朋友们老师们一起欢声笑语。我总是惹恼英语老师,不顾考纲要求,而想要写一些抽象的东西,比如同人小说,十四行诗,甚至是张国荣和他在香港体育馆灯光中闪烁的神圣红色高跟鞋。我已经养成了挑战边界、解决纷争和跳出框架思考的能力。这都是我在未来需要学会做的事情,也是我在英基体系里已经学到的东西。后来,在Skype通话中我问洁瀛,她是否喜欢在英基的日子。“喜欢啊,”她回答。“也许英基没有教我如何学习功课(study),但它教了我如何学习知识(learn)。这会让你受益更久。我不会用任何东西来交换这个。”我也不会。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