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就要过去了,前段时间秋季招生中顺利考入国际学校的学生们将要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进行学习,对于同学们来说这既是一件好事,又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
有的同学表示担忧:这么多年都习惯于听中文上课,但国际学校是全英文上课的,害怕自己听不懂,跟不上学习进度。
担忧和焦虑可以理解,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充分的开学准备,好让自己提前“进入状态”。在此,学习君帮大家整理了一些开学前要做的准备,一起来看看吧!
语言准备是最重要的环节。国际学校多用英语教学,英语不行学习就会很吃力。语言能力不同,对国际学校的适应时间不一样。英语好的学生,可能一两周就能完全适应全英文课程,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可能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适应。大多数孩子在新学期开学之初,在听课与外教的沟通上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快速解决语言问题是国际学校学生获取好成绩的关键。
国际学校对语言能力的要求
1、流利的英文交流能力关于流利的英文交流能力,首先要知道孩子的口语能力,处于哪一个水平,这对于孩子无论是在入学的加试环节,还是进入国际学校和老师沟通都至关重要,只有了解孩子的水平才可以针对性的练习增强。
"敢说"敢张口和外国人交流;
"乱说"词汇,语法可能不对,但是通过肢体语言和表达,能进行基本的交流;
"会说"可以用地道的英语与他人无障碍的交流。
在国际学校,学生面对的全英文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英文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全英文的课堂上课,如果英文基础较弱,无论是对授课内容理解,还是知识点的掌握都无法达到教学要求,英文交流能力弱的学生,面对问题也无法主动的来向老师询求帮助,日积月累无法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成绩自然不会理想。如果学生英文能力较好,无论是交流能力还是英语学术能力都不错的话,通过流利的表达能力可以给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样的学生格外会受到国际学校的青睐。
2、快速的英文阅读能力
学生要锻炼英文的阅读能力,要大量阅读英文原版书,提升阅读水平,选择与自己年级相符的英文原著。为什么要读很多书呢?因为日常的交谈中会经常用到大家熟知的故事中的典故,在沟通中,大家熟知的典故或故事,就是沟通中的切合点。其实在学生的日常上课或生活中,都在应用阅读能力和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和同学沟通中关于问题的讨论,关于事情的阐述,都是阅读能力的展现。
3、良好的学术能力
在国际学校要掌握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当然这一能力的前提是需要学生可以听懂授课老师的讲授内容,例如一些数学名词:等边三角形、分子、分母等等。在国际学校中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为全英文授课,如果在教授学术类课程时,学生对于公式或者名词不熟练的话,学生想要自如的答题获得理想分数,绝非容易。
入读国际学校语言需要做哪些准备?
1、学习观念
重视孩子的英文学习,家长要从思想上给自己也给孩子更大的鼓励和动力,从而让孩子下定决心学好英语,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英语,还没有开始学习,就已经不自信,开始厌倦学习,这样不利于之后循循渐进的学习英语,毕竟想要熟练掌握英语,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2、学习方法
逐渐积累好的方法传授给孩子(如上面提到的阅读英文书籍),同时引导孩子懂得运用自己学习到的方法,获得更多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时刻来调整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要一味的重复,学会刻意练习,以背单词为例:科学表明人对一个事物的牢记要经过7-16遍的记忆,决定单词记忆快慢,是7遍而不是16遍,就需要孩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学习工具
英语学习可以应用现有的电子设备,背诵单词或口语发音的APP,可以收听英文音频,学习过程中注意使用工具书,如果有不明白的单词或者句型,都可以通过工具来领会和巩固。
选课准备
1、根据兴趣
开始国际课程的学习,首先就要面临选课问题。每一种国际课程体系都有自己的“套路”,如何选择非常关键。而选择自己擅长、感兴趣、符合自己专业意向的科目,学起来可以事半功倍。
2、根据能力
选课的难易程度要适合自己的能力水平。盲目追求高难度可能会导致跟不上,从而学分过低,在申请时受到限制;而为了追求高GPA或想要偷闲而故意选择难度级别较低的课程的话,会导致缺乏竞争和动力,能力得不到提升和发展。
3、提前了解
目前国际学校中开设A-Level、AP、IB、SAT等相关课程的学校较多,有的学校专注于一种课程,有的则开设了几种课程。家长和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学校各项目的开展情况以及不同课程的难易程度,理论上课程难度IB>AP>A-Level,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很强,可以挑战难度较高的IB课程。
此外,学生还要了解学校是否参加国内的会考,如有的学校要考4科,有的考3科,还有的不用会考。这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压力。建议学生和家长们多多咨询老师和专家的意见,不要盲目决定。
在国际学校当中,教课的方式和氛围和公办学校风格有很大区别,学生要想尽快适应学习进度就要转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从学习方式来看,公办校可能会强调学生一节课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国际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记住了什么。国际教育模式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培养与提升自学能力。不要过多地依赖老师的辅导,一定要学会自己主动去寻找信息和资源。
关于国际课程具体的学习方法,给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1、转变学习习惯与方式
在国际学校当中,教课的方式和氛围和公办学校风格有很大区别,对于写作和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看重书籍的拓展阅读,老师会推荐学生看各种书籍,积累知识。
不要过多地依赖老师的辅导,一定要学会自己主动去寻找信息和资源,增强探索性研究能力。国际学校的主要作业模式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课题,学生根据主题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做PPT或Video的展示,然后课题上做Presentation。
2、熟悉考试体系和考试大纲
每个国际课程都有自己的体系和标准,一定要明白每个科目由什么模块组成、怎么计分等。科目的大纲一定要仔细的研读,明白未来你考试侧重的知识点在哪。
最好能再了解到你想申请的学校对你这个考试体系的要求,更有目标的去做准备。
3、多了解知识点对应的展开内容
一些好的学校, 比如牛津、剑桥会有面试和笔试环节。美国好的学校也需要你在个人陈述中展现学术能力。想进入这样的顶尖名校,光靠解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具体的拓展准备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纵向就是做多的预习,提前了解和学习后面的知识,对这个科目有更系统的认知;横向拓展就是多了解生活与科目相关的实例或科技前沿动态,这样的思想会更容易博得招生官的青睐。
国际学校并不轻松学生要认识到上国际学校并不意味着把中国课程都抛开了,有的国际学校的学生可能还要参加会考;同时也不意味着学习很轻松,考试比高考简单。学生要有心理准备,上国际学校可能学习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同时国际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国际课程,同时还要学习国内课程,相比较于普通高中,国际学校的“累”体现在各个方面。所以准备就读国际学校的学生,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
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总目标,并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增强学习管理的能力。同时,从普通学校到国际学校,在学习方式、环境等方面都会有变化,学生初期可能会有各种不适应,面临各种挫折,要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必要时可寻求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对于学习要有足够的热情。
从需求上来看,公立学校不能满足自身需求,希望接触新的学习模式,有比较强烈的出国意愿的孩子更适合上国际学校。从特点上看,孩子要“乐学”,对学习有热情,愿意去学习,还要“会学”。
网上有好些文章都在讨论孩子的心态问题,比如要开朗,要乐观,喜欢社交,主动,这些大家都知道,可认真想想。孩子的性格哪是说改就能改的?
有人会问: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内向,胆小的孩子就没法去国际学校了呢?不,这不能一概而论。内向的孩子也有巨大的爆发力,安静的力量其实很适合沉思或反思,这也是很多学科评估的重要一环。胆小可以由丰富的体验来慢慢改变。
上课不喜欢主动提问,那就用邮件与老师沟通吧,这也是一种方法。至于不喜欢社交,那就尽可能的多去融入。学校会有各种课外活动,很多都带有集体合作精神,对孩子很有帮助。
开学考试
很多家长纳闷,为啥刚开学就要做考试准备了呢?其实很多国际学校都会举行入学考试,想临时抱佛脚、考前突击的复习方法来通过学校入学考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为了能够成功被国际学校录取,充分的准备工作和有计划、有目标地复习是必不可少的。进入国际高中后,学生一般要面临雅思、托福、SAT、ACT等国际化考试,还要面对A-Level、AP、IB等课程考试。如何准备考试
大部分考试可以考若干次,学生首先要了解考试情况,包括报考时间、报考次数,以及自己想要的成绩。要提前规划、早做准备,但不要等准备好再去考试,而是要把考试定下来,做好学习节奏的把控。
一般来讲,高一到高二上学期,要攻克语言难关,鼓励优秀的孩子从高一开始就为参加语言考试做准备。到高二下学期,应该把雅思、托福等语言成绩考出来。SAT考试如果能在高二下学期考出理想成绩的话,对申请也是非常有力的。
课程类的考试也要在平时做好准备,选择自己的兴趣和强项科目,遵循预习、听讲、复习、检验的学习规律。一般按照最低的标准,A-Level至少要达到三科C的水平,AP单科要3分及以上,IB要考到36分。想上名校,各科成绩就更要有高要求。
融入国际学校除了做好语言准备、心理准备、学业准备等,还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好全面综合的准备,以便于适应国际学校的学习节奏和生活方式
国际学校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自由,所以学生最好能具备自我管理能力、独立学习能力
主动积极,自信乐观,有主见,能够与人合作,乐于参加社会实践和活动,这才是一个国际学生的常态。
国际教育路线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出国留学,所以,在还未出国前,学生就要开始思考怎样将自己的兴趣、特长规划到留学准备上来。
除了努力学习,提高标化成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批判性思维等,将会对将来的出国留学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绝大多数国际学校新生入学的家长们可能还是会有疑惑,但关于“国际学校新生入学需要准备些什么”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有些家长可能会去上网找资料,有些家长选择跟其他家长交流交流,但最后可能得到的是零碎甚至错误的信息。当有一天听到专业老师的讲解才发现自己的关于国际学校新生入学的理解全错了!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