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送小孩上兴趣班绝对不是什么好差事,先不说自己的计划被打乱、时间安排没自由,光是等待的时间就能愁死人——聊天玩手机固然浪费生命,看书工作则不免装逼,然而当你有了二胎这个小跟屁虫之后,连做前面这些事的选择权也没有了。
但是,抱怨归抱怨,兴趣班还是要上的。倒不是我这个佛系妈的要求,是汤圆汤包两小只参加各类兴趣班的兴致太高,有时还出现选择困难了。
哦,那么他们都学些什么呢?做了几年跟班,我来讲讲自己的见闻吧。
英国小学是七年制,入学年龄4周岁。之前上或不上托儿所、幼儿园,各家自便。于是很多妈妈(也有爸爸)选择全职或半职在家,多陪陪孩子,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带他们出去参加各种活动班。
相比国内,这里没有一篮子系统开发小宝宝的早教课,相关机构会提供帮助小婴儿成长发展的服务,由家长自行选择和购买。
比如说,游泳馆会提供亲子游泳课程,刚出生的宝宝就能参加。不是颈上套着游泳圈扑腾那种,而是家长和孩子一起下水,在老师指导下唱唱儿歌、做做动作、拿洗澡玩具玩玩水。老师说,六个月以下的宝宝还有在羊水里生活的记忆,会自动在水下屏气,五个月大的汤圆也尝试了,果然不错。
比如说,健身馆会提供亲子瑜伽课程,也是刚出生的宝宝就能参加。老师拿着个洋娃娃,带领我们这些抱着真娃的妈,把孩子当配重盘,拗各种造型。这一试,才知道我这中国妈的体力,没法和白人妈比。
除此之外,体操馆的亲子体操、滑冰场的亲子滑冰、图书馆的亲子儿歌、舞蹈学校的亲子音乐,都是我们的经常项目。两小只对兴趣班的热爱,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刚满三岁的汤圆已经能滑冰,老母亲还没学会,摔得起歇不起
以玩为主和家长陪同的方式,很好的缓解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增强了他们在社交中的自信心。除了这些活动,汤圆汤包满两岁后,一周也上两三天的幼儿园,从第一天开始就没焦虑过。
4-5周岁是孩子正式入学的第一年,大多数兴趣班也不要求家长全程陪同了,接送模式开启。
我本来想着,汤圆刚开始全日制上学,先适应适应学校强度,不急着上兴趣班。谁知第一个月,小妞就多次强调要学芭蕾。一打听,才知道班上有五个小姑娘在学,从头到尾一身粉嫩,尤其那对软软的丝带真皮舞鞋,羡慕死其他小姑娘了——传销的魔力啊。
我说:“芭蕾很枯燥的,要不你先试上几个舞蹈种类,看看到底喜欢那个?”
人家不要,人家要的就是那粉红的感觉。于是我们也置办一身行头,特别插班和同学们一起学。
学了7周,圣诞节放假前夕,小妞又死活不想学了——整天抬胳膊转头,太没劲。我说:“你还是喜欢跳舞的对吧?别放弃,学点别的种类吧。”吃了一次亏,汤圆愿意试不同的舞蹈课了,最后选了体操舞,很喜欢。
可惜了那身芭蕾舞的行头。
泛观周围其他小朋友的兴趣班项目,都是主打运动类,基本没有坐着学习的类型。选择最多的是舞蹈、体操、游泳和足球,还有的选择是跆拳道、网球、英式橄榄球、棒球、高尔夫、滑冰等。家长和小朋友的心态都是体验为主,很多人这学期选了三个,下学期只保留一个,又转学其他的了。
经过了不同的尝试,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大多开始专注于一两项运动项目,把其他精力转向文艺类和科技类。如果你愿意,大约也从这个时期开始,进入所谓的「考级」和学术活动阶段。
和国内考级制度不同,英国有考级项目的兴趣班教师都必须持证,自带考级资格。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就可以考量小朋友有没有达到某个水平,达到的话就给这个级别的证书,不用报名赶考这些程序。
比如汤圆汤包一起学着游泳和体操,动不动这个拿回来一张20米游泳过级证书(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都要达标),那个拿回来一张全能体操8级证书(含平衡木、高低杠等,哦,8级很低的,1级才是最高级哈)。我对他们学到了哪个级别真没啥感觉,不过还是会「欢天喜地」地把证书张贴起来。
游泳班除了教各种泳姿,还很注意安全教育,如何潜水、如何上岸,落水先脱鞋和长裤、等等。这张图是在教落水后如何脱衣服,大家穿着睡衣练习。
其他英国妈也一样,大家很少讨论考级的事儿,反正证书和升学没半毛钱关系,只要孩子喜欢,享受过程才重要。很多时候,兴趣班老师还会鼓励孩子们参加相关比赛,体育竞技、球类比赛、演出比赛种种。这回,全世界家长喜欢晒娃是一样一样的,我的脸书里经常出现朋友们显摆自己孩子比赛、得奖的帖子
虽然英国人很重视音乐(小婴儿就参加各种舞蹈、舞台剧兴趣班),但绝大多数孩子在这个阶段才开始接触正式的学习,换言之,认五线谱学音乐。大约是老师们觉得孩子太小认知能力有限,没必要费劲和他们纠缠乐理,打击小朋友的兴趣和自信心。比如汤圆有个同学,5岁时想学钢琴,老师说6岁以下不收;汤圆一直想学声乐,我打听了下合唱团要8岁才可以进,等着吧。
有趣的现象:没有乐高班、画画班
我家两小只从一岁多玩Duplo开始,都是乐高迷。汤圆喜欢套装,尤其Friends系列,四岁时陪她搭了一套1005片的大饭店(承认是我想买来玩),她明白了怎么看图纸。后来7-12岁的套装,5岁的她一个人完成没难度。汤包喜欢自由组装,尤其喜欢动态的东西,就多买一些轴承类和旋转臂的部件。他用来搭有机关的迷宫,用乐高小人去闯关——好吧,我承认他玩游戏也很在行。
两年多前第一次带他们回国,路过一个乐高兴趣班,才知道「乐高」也有班上的。因为没体验过,我不好乱做评论——不过乐高,不就是应该玩吗
少年宫画画班,我小时候的最爱,到了英国,完全没了踪影。去年汤圆提出来要学画画,我打听了一大圈也没结果,哼,有啥了不起的,想画啥随便提,我教你。不过这个想象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为啥这里没人主张一笔一画的学画画?为啥我临摹这么好创作就不行?(也只学了5-9岁,但已有获奖和展览经历,老师很不愿意我放弃的。)
英国没有画画班,针对小朋友的美术体验活动倒有一大堆。学校的主题学习、各种社会团体、图书馆展览馆美术馆,层出不穷的搞活动。一般有个主题,儿童类、经典类和现代艺术都有,然后准备了一大堆材料,让你结合自己的想法也弄一个。在这里,drawing和painting只是表达自己艺术创作的手段之一,其他手工和电脑制作都可以加入进来,完成自己的表达。
最近在现代美术馆玩的透光设计。
用不同材质设计一张图,扫描到感光纸上,然后用清水洗出来,体验了一把旧式洗照片的感觉。
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激发想象力和创作思维是艺术学习的重点,画画的技巧,大都是中学生以后才研究。当然,你要是特别喜欢画画,也可自己多多练习哦
总的来说,英国人对体育和表演(乐队/舞台)是真爱,而且他们喜欢搞集体项目,一起备赛、排练。我家两小只现在的兴趣班,课程长度只是30-60分钟,年纪再往上,2-4小时是普遍现象,假期全天集训也是常事。
很多英国孩子看似起步晚,到了大一点,集中强度练习,正业副业安排得当,还挺能出成果。奥运会上那些奖牌主,日常工作是医生律师,没啥不对劲。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