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为 “ 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 ” 之一的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用长达49年的时间跨度,试图验证一个普遍存在在社会中的观点:你的出身阶级,会决定你的未来。除了一个叫Nick的孩子,完成了命运的“逆袭”。
Nick出身偏远农村,性格腼腆羞涩,最后逆袭考上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成为美国名校的大学教授。
(纪录片中,大多数孩子长大后依然无法突破原来的阶层)
他的“逆袭”之路,就源于小时候的阅读习惯。
小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一本关于行星的插图书,书中丰富的色彩与有趣的故事唤起了他对科学的兴趣,从此以后,他开始痴迷地阅读各种关于科技的书籍。
从此以后,他更加用心地去钻研科学知识,最终成为了“精英阶层”中的一员。
关于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关联,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曾说:不阅读的孩子,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差生”的潜质。
中国有几千年的读书传统和美德,宋代黄山谷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而今,中国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房子越来越贵,手机越做越好,然而,国人的阅读时间并没有增长,中国孩子的阅读量和国外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英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而中国情况如何呢?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4本(含电子书),英国人人均阅读量是中国人的八倍多!
英国人的读书习惯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英国人阅读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在电子产品大量普及的今天,英国人是怎么说服孩子们从动画片和电子游戏里抬起头,认认真真读完一本书的呢?
英国人爱看书,是名不虚传的。无论是眼见为实还是数据调查都能证明。
去英国旅行的人都会发现,英国人在飞机、火车、地铁、巴士等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上手不释卷的身影比比皆是。
英国人利用公交出行的时间来阅读确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近些年来,除了传统纸质读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人们手中,从按键或触屏翻页的手势来看,绝大多数是在阅读而非娱乐。
在英国,你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老妇独居。每当阳光明媚的日子,总见她们惬意地靠坐在后院晒台的躺椅上,端一杯茶,摆一碟小点心,鼻梁上架着花镜,膝上摊开一本书,一坐就是大半晌。晚间透过窗户也能看到她坐在沙发上,就着明亮的落地灯在读书。可见阅读像吃饭、睡觉一样是她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英国新版的10英镑背面,不再是政治人物,而是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画像和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的一句话" I declare after all there is no enjoyment like reading!"(我认为没有什么比阅读更让人享受的事了!),由此可见英国人对阅读的重视。
图书馆免费读故事活动
英国的图书馆真是特别多,每个小镇都有一个社区图书馆,一个只有300平方公里左右的约克市就有18个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面积都不大,但都有儿童阅读区,从小宝宝撕不烂的卡片书布质书到青少年的故事书科普书都一应俱全。儿童阅读区域还布置了鲜艳的玩具和画笔纸张,孩子们进来这里借书玩耍都很随意。
图书馆工作人员把小宝宝们聚在一起坐在地上,挑出有趣的绘本,坐在前面给宝宝们读书。一般都是经典的耳熟能详的故事,工作人员读得声情并茂,边读还边引导孩子们回答书里的问题。
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志愿者,其中还有一些老奶奶。她们读完还会根据书里的内容带领孩子们一起唱啊跳啊,有时候还有道具,把读书活动办得特别生动有趣。
这个活动是免费的,随到随参加,只要记住开始的时间就可以了。来参加的还有几个月大的小宝宝,小娃们听故事的时候也不闹腾。
听说2005年起,英国政府还实行了一项儿童阅读培养计划,每位5岁以下儿童的家庭都能免费得到一书包图书。英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个计划,使大部分儿童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
图书馆寒暑假阅读学术活动活动
除了有学龄前小孩的免费读书活动,每个寒暑假图书馆还有读书学术活动活动。
放假前,图书馆会到附近的各小学去宣传读书学术活动活动内容,鼓励孩子们放假了也不忘记阅读。放假时孩子每读完一本,就会在一张卡片上记录书名,再带着书去图书馆给工作人员讲述书里的内容,结束可以得到一枚印章和相应的奖励贴纸,直到全部读完规定的书本数,就可以获得小奖品和证书。
有的孩子复述得特别生动描述得特别形象,说得都停不下来,以至于后面等待的孩子们都排起了长队。有的孩子则只能稍微概括一下书里的内容,还有的一看就是去凑数领奖品的,对书里的内容一问三不知。当然这种算极少数,但图书馆馆长依旧给他们发奖品以资鼓励。
英国小学从Reception Year开始,阅读课程也从这一年开始。但具体时间并不确定,有的学校一开始就让孩子读一些绘本,而有的学校会在孩子掌握了基础音节之后才开始教阅读。
一般9月份开始,有的学校阅读课会从11月期中,也有的从圣诞节,甚至有的学校到第三学期夏季才开始。
英国的小学阅读并没有统一的教材,被广大学校认可和推行的是分级阅读,一共有15级。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老师给孩子挑选书带回家,要求孩子朗读给家长听,家长听完,在阅读记录本上写下反馈以及遇到的问题,譬如哪些发音需要纠正哪些词不理解之类的,方便老师给孩子辅导。第二天孩子再把书和本子还回去,换新的书回家读。
分级阅读示意图
英国小学生阅读的教学方式一直在变,而且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方式,目前英国小学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phonics(自然拼读法)。
除了社会和学校因素,家庭环境的感染同样重要,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后援作用,提供他们成长所需要的陪伴、安全感以及财力精力等可以支持的各种资源,从而让孩子在这个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成长。
而阅读角的建立,正是给孩子们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许多英国家庭在装修布置房间时会选择给孩子安排一个相对对立、安静又舒适的空间作为阅读角。让阅读这件事拥有沉浸式的体验。
另外,英国人还是一个拥有Bedtime stories(睡前故事)文化的国家,小孩上床后,爸爸或者妈妈会和孩子靠在床上,读一本小孩最喜欢的故事书,读完再睡觉。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的睡前阅读是优先级非常高的事情,家长不论多忙都会在孩子睡觉之前,赶回家讲故事。即使出远门需要乘坐飞机或者火车,也会经常看到家长和孩子各捧着一本读物。
要说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这件事上,英国王室家庭可是有着我们望尘莫及的优势:
他们竟然把女王和孙子孙女画进了绘本!
这本书讲的是,女王正为了90岁生日庆典戴哪顶帽子而着急。一顶水果帽?很美味,但会不会不符合皇室礼仪。
试了各种奇怪的帽子都不合适之后,乔治小王子及时出现,为奶奶做了一顶最合适的王冠,在女王生日这天救了场。
相信在现实生活里,乔治小王子和夏洛特公主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奶奶戴什么搞笑的“水果帽”,这个故事里大胆的恶搞正符合小朋友的兴趣,他们一定会把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事读了又读。
其实想让小朋友产生学习和阅读的兴趣,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有趣,和 Ta 的生活有关。
而英式教育,从阅读环境的熏陶,到思维思辨能力的培养,无不让阅读这件事成为孩子真正喜欢且受用的行为习惯。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