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哈佛夏校的录取信,你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哈佛都录我了,女神校还远吗?” 但是作者用自己的经历,挣扎和追逐告诉你,即使是哈佛夏校,也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你会了解哈佛夏校的与众不同,探索如何与一干本科生博士生同台竞技,发现有趣的活动,以及学习索要推荐信的相关事宜。希望这篇文章对你的申请季有所助力。
再回首,尽管申请季一路走的十分坎坷,我从不曾后悔过当初做出的放弃刷标化成绩,去哈佛夏校的抉择。在我整个申请季,乃至于整个人生中,在哈佛夏校度过的七周是最为充实,最为平静,也最为难忘的七周。在哈佛,我得以每天沉浸在这方培育了无数名人志士的校园中,享受这里无比丰富的教育资源,参加诸如 Ballroom Dance Course 以及 Art night 等多彩的活动,并有幸结识了有生之年遇到的最为负责友善的教授们。
哈佛夏校带给我的不仅仅是 Common App 上短短的几行活动陈述,也不仅是成绩单上的两个 A 和一封教授推荐信,更是从此坚定的赴美留学的决心,以及在接下来残酷的申请季中支撑着我一路坚持下去的信念。在此,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些哈佛夏校的有关信息以及我在夏校期间的经验与收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助益。
哈佛夏校概况
哈佛的夏校分为两个项目,持续三周的 Pre-College(无学分)与持续七周的 Secondary School Program(8 个学分),学生们可以选择报一门 8 个学分的课或是 2 门 4 个学分的课。在此,我强烈推荐大家参加 SSP 项目。哈佛的 SSP 项目并不单针对于高中生,许多哈佛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以及一些社会人士都会参加这个项目。正因为如此,SSP 项目是我目前知道的夏校中提供科目最全的一个,一共提供了 100 多个专业,300 多门课:从夏威夷语到拉丁语,从神经科学到新闻学均有涉及,因此,对于像我一样兴趣较为广泛的学生而言,参加 SSP 项目最为合适的了。
所有哈佛的夏校学生都会住在哈佛的学生宿舍里。从宿舍到食堂,图书馆,教学楼都很方便。每栋宿舍楼都会有专门的 “宿管”。会负责组织宿舍楼的联谊活动,帮助学生们解决遇到的困难等等(我们的 “宿管” 甚至有一天晚上凌晨两点还专程来到我们寝室里消灭蟑螂)。大多数宿管都特别热心负责,所以如果大家遇到什么问题,尽管 feel free and contact them 就好啦!
美本教育初体验
我在夏校选择的是 sociology 与 Macroeconomics 两门课,分别是一门仅仅只有十余人的,有 online option 的小课和一门气势浩荡,有数百个学生大大课。在参加夏校期间,我原本对所谓的 “online option” 有一种抵触之情,总想着既然到了校园,就上一些只有在校生能上的才比较值当,但上课后发现,online option 着实是一个惊喜。
在上课时,教室里会接通 Zoom,一台电视会通过 Zoom 连接世界各地报了课的学生,让大家都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师的后面会有一位负责摄像的员工,上课的所有内容都会在第二天中午之前被制成视频传到网上,以供学生们随时回看。这一原本是用来方便网络上课的学生的举措无意间方便了我们。所有上课没有理解的地方或是没有记完的笔记,我都可以通过回看上课视频的方式补上,可以说是非常方便了。
大课 Macroeconomic 是在阶梯教室中上的。因为教室面积很大,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安有麦克风,方便大家发言。教授除了自己讲课之外,还会时不时邀请嘉宾来为我们讲课。在讲到 “Central Banking,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and Monetary Policy” 时,还专门邀请了欧行的一位负责人来讲解银行的制度。相比于小课,我觉得大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们实在是太!能!问!问!题!了!这也是大课的一个弊端,太多的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导致课堂进度放缓,教授也没有时间来为所有人解惑。这样的问题在 sociology 的课堂上就会好很多,每个学生的问题都会得到解答,一些特别有价值的问题教授还会引领我们进行深入地探讨。
除却课堂体验,如何才能在夏校期间取得理想的成绩呢?在这里,我觉得有两点秘诀。
第一,选课。正如我刚刚所说,哈佛的夏校针对的不仅仅是高中生,还有许多名校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因此,SSP 项目会开设一些较为深奥的课程。这些课程固然听起来会比一些 introductory 级别的课程有意思的多,可随之而来的是这些课程的难度也不容小觑。所以,在这里我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 “脚踏实地”,不要光凭自己的兴趣选课,更要把课程的实际难度和同班同学的水平加入考察范围。
我的一位朋友参加了一门社会学课程,虽然这门课程的内容并非十分晦涩,但参加这门课的同学很多都是已经学过相关知识的本科生,甚至还有哈佛的博士。因此,尽管在夏校期间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最终只拿到了 C 的分数。此外,在选课时,建议大家报两门不同专业的课,通常一文一理,一难一易,以此来向未来申请的大学展示自己的学术兴趣之广泛,同时也保证了自己能有充足的时间分配来学好两门课程。
说到这里,难免会有同学有疑问:“在去夏校之前,我能看到课程信息有限,怎样才能选到合适的课程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哈佛 SSP 夏校一个对于选课十分有帮助的政策:Shopping Days。在夏校刚刚开始的前三天,所有学生都可以自由的去任何自己感兴趣的课堂中听课,在确定合适的课程后再到 Dean's office 改课。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选择的是限制人数 Seminar,那么在有空余名额之前是不能够改到这门 Seminar 课程的。
第二,尽情地 Take advantage of abundant educational resources!哈佛夏校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点,就是它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在哈佛夏校,只要你想要学习,就一定能找到充足的资源来帮助你解决疑难,掌握知识。
首先,对于同学们而言,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就是 Office hour。这是由你参加的科目的教授专门开设的 “答疑时间”,在 office hour 里,你可以与教授探讨各种问题(不光光局限于课堂内容上),梳理自己的 paper 思路,同时在教授心里留下一个好印象(这与后面提到的推荐信问题息息相关)。此外,哈佛夏校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助教的 Office Hour,Emotional Supportive Coach 以及 Academic Tutor。在此就不一一详细讲述啦。
跳舞志愿 disco ,哈佛要啥啥都有
哈佛夏校举办了各色各样的活动。如 Ballroom Dance Class, Chorus, Volunteer Service,Talent Show 等等。同时,每周五周六晚上,还会有一些特定主题的派对,如 Art Night,LGBTQ Night,Dancing Night 等等。每周夏校还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旅行,包括去附近的名校(MIT,Brown,BC)参观,去波士顿游玩,去观看波士顿红袜队(Red Sox)的比赛等等,不过这些旅行项目的名额往往很快就会报满,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尽早报名。
建议大家在夏校期间,除却学习以外,一定要花些时间参与这些活动。我当时参加了 Ballroom Dance Class 与 Rosie‘s Place,一个女性庇护所的志愿者工作。作为一个总觉得自己四肢不协调,从来不敢跳舞的人,我第一次接触了探戈,狐步舞,华尔兹,摇摆舞等等。起初,我希望能够突破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勇敢的去跳出舒适区,去尝试新鲜的事物,没想到在几节课过后,我真的爱上了 Ballroom Dancing,爱上了踩着节拍与舞伴旋转起舞的感觉。
推荐信:如何赢得教授芳心?
拿到一封教授推荐信想必是许多同学赴夏校学习的目标。而事实上,拿到教授的推荐信并非十分困难。以下是 2 条秘诀,助你拿到教授的推荐信。
第一,保证你的 GPA:保持理想的成绩是拿到推荐信的基本条件。建议大家如上文所说,在选好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校提供的充分的教育资源,保证自己在夏校期间的大考小考中都有不错的成绩。只有最终拿到至少 B+ 以上的分数,同学们才有资格向教授提出写推荐信的请求。
第二,让教授了解自己:让教授了解自己,才能让教授在推荐信中言之有物,让推荐信真正有含金量。为此,建议大家充分利用上文提到的 office hour 的机会,常去与教授交流问题,但也不必过度频繁,到了让教授看到心烦的地步。除此之外,建议大家邀请小课的教授为自己写推荐信。由于大课人数太多,教授通常很难对某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推荐信的内容难免趋于泛泛的夸奖。而小课的教授则更可能与学生深入交流,从而写出更有价值的推荐信。
我最后同时拿到了两门课教授的推荐信,最后选用了 sociology 的教授的这封,原因正是如此。坦白而言,我在社会学的课堂上并不是一个表现极其出众的学生,我想我之所以可以拿到教授的推荐信,除去最终的成绩较为理想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二点。我尽可能的抓住了一切机会,与主角和教授沟通。每次 office hour 我都会提前精心准备好问题,去和教授与助教沟通。在课堂上,我强迫着自己克服内心的紧张,积极提问并回答问题。在我因为日程冲突没法参加 office hour 时,我会主动和教授发邮件预约时间沟通论文的选材等等。最终,社会学的教授对我从起初的陌生到后来可以一起开玩笑,对我积累了足够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拿到推荐信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不朽的抗争与不灭的火把
我的夏校故事起源于一段不朽的抗争中。在我刚刚决定要去夏校时,我的托福分数只有 90+,甚至没有达到哈佛夏校的最低要求(100 分),同时,学校中介申请夏校的昂贵费用也令人望而却步。因此,我决定一边刷托福,一边 DIY 申请夏校。在我好不容易考到一个理想的托福分数,并在花费了很多心力终于申请到夏校之后,我所等来的却并不是父母的鼓励与支持。
如同许多家长一样,我的父母更希望我能把去夏校的时间用来刷标化成绩。
可是一想到在 SAT 的题海中埋头花费整整一个夏天,而不是在哈佛的校园中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我对于去夏校的决心便坚定了几分。为此,我记不清花了多长时间说服我的父母。而最终,选择去夏校也成了我人生中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我现在仍记得在哈佛夏校度过的七周中,我能够钻研我真正喜欢的课程,参加多彩的活动,认识来自世界各地有趣的人。在夏校期间,我每天都过的无比平静而充实。而这种平静与充实也成了我在申请季中苦苦坚持最大动力,想到坚持过这个申请季,我便能够在一个我喜欢的环境中度过四年的充实而平静的生活,我的内心便有了动力。
此外,夏校期间,我在完成无数的 reading 和 Writing 中,对世界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的社会学课程让我懂得了世界并不只有一面,让我学会了从不同的人的角度去审视社会热点问题,不轻易地指责他人。夏校的经历为我的履历添了一抹亮色,令我的文书有了更饱满的素材。同时,在夏校期间,我的英语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对于我的标化成绩而言,也大有助益。
当然,是否选择去夏校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希望 2024 与 2025er 积累足够的知识,保持理智与冷静,遵从自己内心的抉择,不因他人的评论而轻易改变自己!正如 Mirror 所说,无论最终如何选择,都希望大家度过一个美好充实的夏天!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